第四百十二章 聪明人宝姐姐(1/2)
薛姨妈点算好银票,小心翼翼地放进小匣子里,抬眼瞧了瞧脸露怨念的宝钗。>
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
宝钗自小心机就比常人深沉,懂得为达目的而圆融讨好,所以她一向都善于克制,只将温柔体贴、从容大度的一面示人,极少露出喜怒之色。这几回关起门来露出急色,都是跟贾琏有关。>
薛姨妈便细声细语劝道:>
“我知道你的心思,你只瞧得上有权势、有本事的男人,还不能是个俗人,得能听得懂你作的诗,还要再有些温柔体贴,就更好了。>
只是你也想想,毕竟咱们不是官宦人家,要不,何必非得想方设法跟你姨娘家做亲呢?>
宝玉虽没什么本事,可一来不俗,也会作诗,二来又温柔体贴,三样里占了两样,如何不使得?>
你也不必忧心他没了爵产的事情,我给你透一句,老太太手里的私房可也相当客观,以后都是要留给宝玉的。>
你嫁给宝玉,这些就都在你手里攥着了,几十年的富贵是绝对不愁的。>
你别瞧着琏二比宝玉有本事,可他又俗又好色,凤丫头那么厉害那么泼辣的一个人物,都弹压不住他。他那一肚子鬼主意,却连半点风声都不透露给凤丫头,这样的人能靠得住?>
更别提他已经娶了正妻,你就死了心最好。>
唉——当初你若能入宫就好了,万一得了圣宠,什么就全有了。何况给皇上当小老婆,也是极体面的。>
说句不寒碜的话,以你的才貌,只要进了宫,就是当皇后也是应该的。>
都只怪你哥哥不争气,带累了你连进宫参选给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当个才人、赞善什么的都不成,真真儿是可惜了你。”>
.>
宝钗听得很是烦心,便低头闭口只是不语。>
半晌,忽然开口问:>
“老太太说,让凤丫头等出了月子再来管家,那不就是说,凤姐还在月子里的时候,这内宅就还是珠大嫂子、三丫头和我管着?”>
薛姨妈正将装银票的小匣子锁进柜子,顺口道:>
“琏二一上来就拿咱们的婆子作伐子,你还想着要给他们操心费力?>
照我看,就直接撂了挑子,看他们府上自己乱去。”>
宝钗冷笑道:>
“我要是撂了挑子,可不就便宜了凤姐儿?”>
薛姨妈立刻觉出这话里的味儿不对,赶紧道:>
“宝丫头,你可糊涂不得啊。>
你如今的‘对家儿’可不是凤丫头,而是林丫头。>
你想想,林丫头口角跟刀子似的,惹得宝玉那个痴儿,心里老惦记着林丫头。>
可你又须得在周遭这一起子长辈和婆子、丫鬟面前显出守礼贞静的风度来,不便于和宝玉走得近便,已经是吃了亏了。>
还有那个糊涂老太太,只一心要撮合宝玉和林丫头。>
你心里得多琢磨琢磨这个大事,可千万不能大意了。”>
宝钗忽然正起脸色,对她母亲道:>
“妈妈这话说得没道理。>
女孩儿家的终身大事,都是只凭父母做主。如今我父亲没了,妈妈就应该做主;再不然,就问哥哥做主;没有个叫我想法子去讨‘近便’的道理。”>
薛姨妈知道自家姑娘十分注重品格端方的名声,又生来就是一副什么都能说上一大段道理的好口才,凡事只许她讲、不许旁人说,便不敢再说什么。>
拿出一个大账本来,薛姨妈叫宝钗帮忙记下这两日家中花销的账目。>
因见账目中有前日给媒人的茶水钱,薛姨妈忍不住又说起来:>
“瞧瞧瞧瞧,又平白地花了十两银子去,可不是作孽?>
自打一进京来,我就四下里给你哥哥张罗亲事,偏你哥哥心高又挑拣,总恨不得能娶个会读书、会写字、会作诗的官家小姐。>
今儿说张家的好,明儿又要李家的,后儿又议论王家的,闹腾吵嚷个没完。叫媒婆去说合,也都是不成。>
我跟你姨娘也说了,若是能让你哥哥娶了他们贾家的二姑娘也好,我倒也不嫌她木头。偏你姨娘跟大太太不甚合得来,也没敢提这事儿。>
折腾到今儿,还是只有商贾人家肯和咱们做亲。我挑来拣去,最后想着还是找‘桂花夏家’好些。>
他家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又和咱们同是在户部的挂名行商,祖上还有老亲,当年又是通家来往,从小儿和你哥哥都一处厮混过,叙起亲来,他俩原是姑舅兄妹,正是天缘。>
我再跟你说,他们夏家可是非常的富贵。>
其余田地不用说了,单有几十顷地独种桂花,凡是京城里城外的所有桂花局,个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秋峰行
冒险家的史诗
王者
天武神帝
老猎魔人的退休生活
海贼王之法师传奇
我在名着世界优雅老去
美女之最强公子
表演大师
我的学生皆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