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三策定徐州(1/2)
第三十八章三策定徐州>
“第一,徐州之战,曹操需传令三军,只诛陶谦,不问余党!”>
易小天开口了,而且语气笃定。>
“第二,所过之处,秋毫无犯,更需善待徐州百姓!”>
“第三,攻敌为下,攻心为上,简而言之就是打陶谦的心态,打徐州文武的心态、打徐州百姓的心态、还有打徐州氏族的心态!郯城可以不夺,人心必须要取!”>
易小天一口气把这三条建议详细的讲给了曹操…>
霎时间,整个酒肆安静了下来。>
曹操在思索,曹仁也在思索。>
特别是曹操,整个人直愣愣的站了起来,像是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眼眸流转,眼光也变得极是复杂,左右连连踱步,嘴巴“吧唧”直响,似乎易小天这三句话,每一句都意味深长。>
第一条,只诛陶谦,不问余党。>
这是因为曹操征讨陶谦,其目的是为了报曹家马车被劫,家眷惨死之仇,出师有名,行的是正义之师。>
之所以会处处受到阻挠,是因为徐州城的氏族、文武均担心曹操将此仇怨牵连到他们身上…故而迫不得已,只能坚定的站在陶谦那一边。>
…若是传令下去,让整个徐州知道,他曹操来此的目的只是为了诛杀陶谦,不问余党,那么。>
曹操的眼眸徒然亮起,刹那间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他似乎找到了徐州地界那股无形的阻力,最重要的是找到了克服这股阻力的方法。>
而第二条,善待徐州百姓…>
这条就更意味深长了,尽管曹操没有下令去劫掠百姓,可他手下的青州兵出自黄巾。>
黄巾军的作战习惯,曹操再明白不过,在面对同样出身底层的劳苦大众时肆意烧杀,恣意劫掠,虽然不至于造成“鸡犬亦尽、城扈无复行人”的悲剧,可“所过多有残戮”倒也是真实写照…>
换句话说,就是曹操放任手下士卒烧杀劫掠,失了民心!>
这是曹操的疏忽,也是徐州民心相悖,同仇敌忾抵抗曹操的根本缘由…>
而第三条,攻敌为下,攻心为上就更加的精辟了。>
通过前两条俘获氏族之心,徐州文武之心,再加上善待百姓,积蓄民心,必定会有文武、会有氏族、会有徐州百姓望风归降!>
这样一来,让曹操颇为头痛的丹阳兵?颇为头痛的徐州治所,那座城高河深的郯城不就不攻自破了么?区区一个陶谦?何足道哉…>
呵呵…>
氏族之心,将士之心,民心!>
原来,征讨徐州举步维艰的症结之处在这儿呢。>
想到这里,曹操的面颊上露出了惊讶之色…>
这是,秒策呀!>
当然了。>
比起易兄提出的这三条秒策,更让曹操惊讶的是,此陈留郡酸枣县有间酒肆距离徐州彭城、郯城何止千里。>
远在千里之外,易兄怎么就能对徐州的局势了如指掌?又怎么能对征讨徐州的破局之策谙熟于心呢?>
其智若妖呀。>
一时间,曹操再看向易小天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这一抹敬畏中,还带着些许庆幸,得亏易兄在陈留郡,在酸枣县,在有间酒肆,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易兄,你这三条方略妙呀!”>
曹操总算是停住了脚步,他忍不住开口了…“若是我把这三条计谋献给曹操,怕是攻下徐州的这第一功,就是我阿瞒的了!”>
“哈哈…”>
易小天“哈哈”一笑。“那我可要恭喜瞒兄,以后你的生意在徐州将畅通无阻了!”>
讲到这里,易小天不忘开起了玩笑。>
“瞒兄日后发达了,可不要忘记有间酒肆的易小天哪!”>
哈哈…>
曹操也是大笑,每一次来有间酒肆都让他的心情豁然开朗,更让他繁杂的思绪得以迅速的凝结,汇总,提炼。>
他缓缓走到窗子前,隔着窗子遥望向远方徐州的方向,又看看另一侧濮阳城的方向,就好像这徐州、这濮阳城的残局即将破解。>
“易兄。”曹操笑着说道,一番话倒是有些意味深长。“曹操若是能夺下徐州,坐稳兖州,这乱世就再无人能阻挡他前进的步伐了,怕是早晚有一天,这个天下必定是曹操说了算!”>
呃…>
易小天微微一愣,旋即连连摆手。>
瞒兄想的有点多呀,现在曹操的局面并不乐观,前有陶谦,后有吕布进退两难,尽管他提出了一些方略,可是提出归提出,执行归执行,说到底还是前途未卜。>
敢情到瞒兄这,都敢扬言,就是早晚有一天,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鸾凤错:凰后,袖手天下
柯南:策反卧底的那些年
我的谍战日记
情之所钟[重生]
总裁美妻郝可人
丹武大帝
寡妇难贤
大制药师系统
重生过去从四合院开始
黑料甜妻:柳少酥宠易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