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下乡(1/2)
“分文不取,分文不取,分文不取!”>
这四个字一直在沈贵脑海中回荡,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了顾北川一番,最后于心底暗道:“这顾大家,莫不是生有脑疾?”>
不然怎么会说出这等话?>
对于一个成功的商人而言,他无法拒绝这种零风险高回报的投资项目。>
于是痛快道:“那就依顾大家所言。”>
“不过沈某也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只要犬子能考中进士,至少会予顾大家两成份子。”>
听见这话,反倒轮到顾北川惊讶了。>
自古以来,无奸不商。>
像沈贵这等诚实守信的商人反倒是越来越少了。>
怪不得能把沈记布行发扬光大,做到淮南第一。>
“那好,顾某这便写契书,届时沈员外按个手印就好。”>
“自然自然。”>
以顾北川草书的速度,没过多久,一篇笔走龙蛇,笔势蜿蜒不绝的契书便跃然纸上。>
随着沈贵痛快地按下手印,这契书便算是成了。>
当然,为了保险,顾北川日后少不得要去郡守府讨一枚印章盖上。>
顾北川制霸淮南餐饮业,足足用了数月。>
更是捣鼓出了四种名酒和名菜,办了两次诗会。>
而现在,他只要能教出一个金榜前三甲,便能成为沈记布行的控股股东,相当于制霸了淮南布料业。>
这样的回报比,他同样无法拒绝。>
只是要如何教导呢?>
大乾科举,分为三个科目,各占总成绩的三成三。>
分别是八股,策论以及诗文。>
诗文还好说,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
再者就是八股,这东西,其实在明朝中后叶才发展到了高峰。>
甚至出现了丧心病狂的截搭题!>
也就是在四书五经中任意找两句话,搭配在一起,让你作答。>
甚至还有单句题,通章题,承上题等等难题。>
相比之下,如果说明朝的八股取士是成年男子,那大乾就只是蹒跚学语的婴孩。>
借用后世那些八股文答题经验进行教导,让他们多刷题,应该问题不大。>
最难的就是这个策论!>
何为策论?>
即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同时向皇帝献策的文章。>
其实以顾北川穿越者的身份,还是能提出很多不错的建议的。>
理应也不难。>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得知道京都都颁布了哪些政策啊!>
若是不知道,从何谈起?>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
那该如何获得京都政策的最新消息?>
大乾交通不便,消息更是口口相传。>
往往传着传着,就变了味。>
比如以前有个将军得胜归来,皇帝决定赐其爵位。>
可传到淮南,就变成将军得胜归来,皇帝决定封其为贵妃。>
这传播正确率,当真叫人汗颜。>
想到此处,顾北川微微眯起双眸,自顾自道:“看来,这策论才是重中之重。”>
“只要能及时获得京都出台的政策,便能胜过其他郡县的考生,立于不败之地!”>
商议好之后,沈贵便离开了。>
走之前约定,等顾北川在下乡安顿好,便把他家孩子遣送过去,跟随顾北川学习。>
而在沈贵走后,顾北川等人也正式开启了前往下乡的旅途。>
其实下乡还有个名字,唤作八公村,因为村东头,有一座八公山。地势险峻,多有豺狼虎豹,却也盛产各种药材,是为一处宝地。>
只是最近几年,八公村村民坐吃山空,把八公山外围草药几乎薅了个遍。>
现如今,再想要采到那些珍贵药材,就得进深山了。>
只是深山危险,非经验十足的猎户不可进。>
而因为八公山的关系,周遭地势也尤为陡峭,平坦的良田少之又少。>
所以这几年,八公村可谓越来越穷。>
村中青壮,大多都去了淮南城务工。>
就比如飞鸿的作坊里,就有不少八公村青壮,正是当初福伯下乡招进来的。>
这些村民憨厚老实,又肯卖力气干活,所以顾北川对他们印象很好。>
而这次来八公村,其实也是为了这群青壮。>
他想买块地,然后开几处作坊,捣鼓些新鲜玩意。>
就比如肥皂,香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尊皇婿
强宠甜妻:墨少,别放肆!
三千鸦杀
穿成男配他前妻[穿书]
恶少军团:丫头,你被捕了!
重生种田:娇嫩农妻驯悍夫
重生七零:娶了村花后,绿茶前任悔不当初
我的21岁傲娇大小姐
国民老公爱妻如命
带刀控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