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 session_start(): Unable to clear session lock record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Warning : session_start(): Failed to read session data: memcached (path: 127.0.0.1:11211) in /home/www1/www1/1/17/www.xbqg9.org2025/chapter.php on line 3
第一百一十四章 开学第一课(二)(1/2)_莫言凉_新笔趣阁
第一百一十四章 开学第一课(二)(1/2)
太师府的饭菜看起来没什么特别,味道却出奇的好。 而且师兄弟三人正是长身体的年纪,又是习武之人,八分饱到了他们这里就成了四五分。 温子峤咽下最后一口饭,意犹未尽地看着只剩下残渣的盘子:“太师府的菜真是好吃,就是量太少了些。” 苏峻也道:“兴许是咱们太饿了,所以吃什么都觉得香。” 言景深没有加入师弟们的讨论。 魔鬼椒家里的饭菜自然要其他人家的可口,否则她那么多年的餐饮岂不是白做了? 他用帕子擦了擦嘴,对候在偏厅外的丫鬟点了点头。 桌子很快就收拾得干干净净,为首的丫鬟道:“请二公子随奴婢前往书房。” “那我们呢?”温苏二人异口同声说道。 那丫鬟并不计较他们失礼,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二位就候在此处,有什么需要尽管吩咐府中下人。” 两人一起看向言景深。 说是充作书童,其实他们是来看热闹的。若是留在这里,那这一趟不就白来了么? 言景深笑道:“那你们两个就在这里等我。” 那丫鬟抬了抬手:“二公子请。” 温苏二人只能目送言景深离去。 太师府占地十分广阔,所谓的偏厅是夏家接待普通客人的地方,距离风泉苑还有很长的一段路。 基于上辈子的职业习惯,言景深每次来到陌生的地方,都会格外留意地形地貌房屋布局,今日也不例外。 一路上他假装欣赏风景和花草,其实是在查看太师府的布局,以备不时之需。 这样的行为并不算出格,至少沿途遇到的下人们都没有觉出异样。 毕竟太师府的景致在京城里都是出了名的,客人们流连忘返是常有的事。 但在夏怀珣看来,这位博思王府的二公子样貌气质都没得挑,言行举止还差了那么点意思。 上位者不见得样貌出众,更不需要处处显露所谓的霸气,重要的是那一份坦然。 这般如同做了贼一样四处张望,一看就虚得很,如何能够服众? 他笑了笑,合上窗子重新回到了书案后。 走进书房,言景深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老师安好。” “二公子不必多礼,坐吧。” “多谢老师。”言景深寻了椅子坐下。 夏怀珣温声道:“昨日在御书房,为师听二公子说从前只喜欢读兵书?”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主要是我自小习武,接触过的书本不多,所以觉得兵书挺有意思。” “学问并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为师于用兵一道可说是一窍不通,恐怕没有什么可以教你的。 如果你真对兵法感兴趣,我倒是可以为你推荐几位奉国名将。” 言景深和夏怀珣并不熟悉,因此不知道他所谓的一窍不通是真是假。 但人家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愿意做他的老师,让他知难而退。 他好不容易才混进太师府,想让他滚蛋,呵呵…… 他站起来深施一礼:“老师学识渊博,学生早在凤城的时候便仰慕不已。 皇祖父前晚在若华宫提及祖母,说她才情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对我读书不多深表遗憾。 我若是成了只会动刀动枪的武夫,恐怕辜负了他老人家的期盼。 恳请老师莫要嫌我愚钝,费心指点一二。” 夏怀珣嘴角抽了抽,这厮…… 一席话既拍了马屁又装了可怜,还把陛下乃至淑妃都搬了出来。 这样的人都叫愚钝,世上的人岂非全都是傻瓜? “好吧,既然你如此坚持,那就留下吧。 只是你年纪大了,为师也不是学堂里的先生,不可能按部就班进行教学……” 言景深感觉像是被扎了一刀。 他知道自己不是真的十六七岁,可年纪大这种话从别人,尤其是魔鬼椒的父亲嘴里说出来,滋味真不咋地。 就好像女婿和老丈人初次见面,人家一开口就说老牛想要啃嫩草一样。 夏怀珣的话还在继续:“为师要上早朝,所以你不需要每日都来太师府。 除却节假日和休沐日,其他日子随便你挑。” “是。”言景深高高兴兴地应了一声。 本以为夏四爷会故意整他,给他布置一大堆功课,没想到课程居然这么轻松。 夏怀珣笑道:“为师这些年收的学生不多,但教过的人却不少。 每个人资质和基础不同,相应的教学方法也有不同。 我对二公子的了解十分有限,不知道你的基础如何,不如先试上一试?” 这是摸底考试啊,言景深有些坐不住了。 他也不了解夏怀珣,但古代科举考试那一套他根本不行好么? 万一他一时兴起再来个诗词歌赋,那才真是要命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带着种子库在古代发家致富
女总裁的非常保镖
不朽之王
采购天下
龙血战神
炼丹高手在都市
强娶豪夺:恶魔总裁,别过来!
机战:先驱者的归来
嫡女名贵
五千年来谁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