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章 套问董大

生活总是很秃然,一不注意头发就没了。

穿越总是充满意外,好好的良民成黑户了。

好押韵!

刘升月抓着脑袋,听董大讲了几个他听说的补户帖的例子,感觉归根结底还是需要钱,可他现在不止是黑户,还没钱。

董大好心,得到客舱里客人的允许后,便把刘升月捎带上,让他乘个顺风船,捎带着把他带进东京城去。

客舱里的客人似乎是一家子客商,若有若无的气味儿,应该是药商。刘升月去致谢的时候,人也没放刘升月进去,只使了个小厮出来,回了刘升月礼,还送了他一碟子点心。

刘升月确实饿了,本来就是搭乘顺风船,自然不好意思朝董大讨吃的,这会子有人给他一碟子点心,也无暇再顾及自尊心什么的,诚心诚意的致谢后,便拿到甲板上吃。

正想分与董大一些,董大摆摆手,笑道:“小哥自己吃吧,某不饿哩,接下来这一段河道泥沙厚,须得小心行船,若是行错了,便得叫纤夫来拉船,又要多花费。”

行船挣的是辛苦钱,能多挣一文都是好的。刘升月表示理解,董大接下来还真不跟他闲聊,专心致志的撑船去了,他便自己埋头吃自己的。

河边案上三三两两的坐着些肩上挂着麻绳的汉子,想就是董大说的纤夫。又行了一段,董大的浑家也出来帮着一起撑船,两口子一人一根竹竿,又快又稳的让船航行在河面上。

慢慢地,一座巍峨的大城出现在刘升月的眼帘中,刘升月手搭凉棚眺望,开封府周边地势总体平坦,偶有的几座山包海拔也不算高,远远便能看见高高的城墙,还有城外一个接一个的村庄,大块大块的农田。周边水道纵横,芦苇丛生,因为季节,处处翠绿,河上船来船往,岸边三三两两的散座着肩上背着粗麻绳的纤夫。

刘升月一边四处观望,一边跟董大搭话:“董大哥,这河上日日如此繁忙吗?”

董大一边撑船,一边道:“这才刚开春,乃是五丈河的淡季,若等夏秋运粮进京时,河上船才多。并且现在国孝期刚过,外地客商来往仍少,待再过些时日,客商多了,撑船的营生才会好些,这几日嘛,活计少。”

国孝期?!

刘升月敏锐的抓住关键词,追问:“国孝期?老官家龙御归天了?小弟之前一直走的乡间小路,乡间闭塞,竟不曾听闻……”

董大叹了口气,道:“一个多月前崩的,新官家刚继位,登位大典刚办不久。”

“竟是如此?”

刘升月顿了顿,又问:“新官家继位,可换了年号?小弟初来,烦请董大哥告知,以免出什么错漏。”

说着,朝董大作了一揖。董大道:“此言甚是,不过,刘小哥放心,新官家用的依旧是老官家的年号,仍是至道,何时换年号,朝廷尚未有示下。”

年号至道——

那是宋太宗的年号,照董大说的,老官家驾崩,新官家继位,那宋太宗应该已经死了,新官家、也就是宋真宗,此时应该刚坐上皇位,那今年应是至道三年。

终于打听到年代,刘升月的心又落了几分,知道时间、地点他便满足,其他的,既来之,则安之,忧愁再多也无用,哭要过一天,笑也要过一天,刘升月喜欢笑,喜欢开心快乐,他还是想快快乐乐的过日子。

心落回肚子里,刘升月也不由更健谈起来,董大两口在撑船,他就盘腿坐在甲板上,跟董大摆龙门阵。

刘升月现在融合了好几个人的记忆,论起见闻,这天下间能比得上他的肯定没几个,龙门阵一摆起来,那不得了,话一套一套的,听得董大连连大笑,一个有心,一个无心,自是被刘升月把老底都探问了个干干净净。

董大并非开封府本地人,他竟也是外地来京的,原籍莱州,自幼于海边长大的,是个下海撑船的好手,别看他一脸浓密的胡须,其实人也才二十,他连东京城里的“公交马车”都坐不起,本着能蹭一段是一段的念头,蹭董大的顺风船一直坐到了马行街。

看董大两口子忙着帮客商下货,刘升月勤手快脚的也去帮忙,算是酬谢董大的顺风船和客商所赠的那盘点心。

三个人加上客商的小厮,小船的药材不过半个多小时就搬完了,下完货,刘升月跟董大告别:“董大哥,今日谢谢你,待来日小弟安顿好,再厚颜来叨扰。”

董大点点头,殷殷叮嘱他:“中。某能看出来,刘小哥非是寻常人,人品端方,某也不敢留小哥你,但出门在外,人人皆会遇到难处,若有过不去的,记得来寻某。”

“好,小弟记住了,董大哥保重。”

“刘小哥保重。”

跟董大告了别,刘升月整了整衣裳,迈开脚步,大步开始走进大宋的步伐,刚走几步,身后有人追来,高呼:“刘小哥请留步,刘小哥请留步,敝主人有请。”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旷世神医 天命仙君 出阳神 江茗 重生:嫡女毒妃 农门地主婆 武外天地 四夫争宠萌乖 灵兽图谱 王爷,你节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