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05章:藏的很深啊!(1/2)

次日清晨,孙光没有来,来的是李若琏,锦衣卫指挥同知。

朱慈烺看到其人,也终于想起来,这李若琏是个人物,唯一以身殉国的锦衣卫。

其一直以来在锦衣卫之中,也是个另类,办事公正严明,百姓畏厂卫如虎,唯独盛赞李若琏。

而朱慈烺最看重的,就是这家伙是个武进士。

必须想办法把此人忽悠过来,成为他的人才行。

现在他也不惧了,有了强大力量与空间,那必须要开始笼络人才为己用。

指挥使骆养性朱慈烺并不是很了解,前身记忆之中,对此人同样知之甚少,不过不了解其性格为人不重要。

重要的是,朱慈烺知道骆养性是个见风使舵的人,李自成来了,投降李自成,建奴来了,投降建奴。

据说还献了三万银子给李自成,看来其家产也是不得了。

李若琏拜见了朱慈烺之后,就带着上百锦衣卫,随着太子车驾,朝着皇城外走去。

出了皇城,穿街过巷,最后沿着北海直奔德胜门。

此时,朱慈烺才撩开车厢帘子,看着车厢外骑着马,一身行头很漂亮的锦衣卫们,看上去很威武。

衣甲鲜明,气势沉稳,如此这般的锦衣卫,为何城破的时候,都看不见了?

猛然,朱慈烺醒悟过来,骆养性!

指挥使都投降了,锦衣卫自然也就不再抵抗了,只有李若琏这个异类,自杀殉国。

这个时候,朱慈烺如同剥开了一层迷雾,明白了一些事情。

看来必须想办法先干掉骆养性,把李若琏推上指挥使的位置,或许,能够改变局势,那也不一定。

朱慈烺心里暗想着,但干掉骆养性谈何容易?

找不到罪名,如何能够干掉?

名不正则言不顺,搞不好会恰得其反。

他一个太子,没权没势没人的,该从哪方面入手?

想来想去,也想不到,阴谋诡计,政治斗争,也不是他这个宅男能够懂的。

他顶多就是有点小聪明,而不具备大智慧,但朝堂上,哪个不是老奸巨猾老谋深算的人物。

就如同这个骆养性,能够爬到这个位置,最后混到顺治年间,可想而知就不是简单的人。

其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利益团体,跟着骆养性吃饭的人,太多了。

不好弄啊!

朱慈烺也不再思考这些,开始关注车外景色,不得不说,此时的北京城很是漂亮,那些建筑,来来往往的百姓商旅,让朱慈烺感觉很是异样。

如同徜徉在历史长河之中,这种身临其境处于古代城市,比之处于皇宫,又是另一番感受。

不过老百姓的精神面貌并不是很好,很多人面黄肌瘦,可见日子也不好过。

的确,十几年的天灾 加上瘟疫,能够活下来的,都属命大了。

当然也有锦衣华服的,膀大腰圆,不是商人就是权贵,一个个活的非常滋润。

想到商人,朱慈烺记起了八大晋商。

不过他惦记的是人家的财富,对八大晋商倒是没什么多大的偏见。

大明朝灭亡,怪不到八大晋商身上,真正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官场变成了商场。

这才是导致大明朝灭亡的根本。

甚至于,朱慈烺认为,大明朝是自己把自己玩死的,不能怪老李,也不能怪建奴。

传统的忠君报国思想改成了忠钱报党派利益。

明末整个天下商业思潮过浓,整个国家畸形经济发展明显。

再加上,税收制度不合理、一条鞭法导致流民大增。

小冰河时期到来,大旱大涝蝗灾瘟疫接连十几年,似乎从崇祯上台,天下灾荒就没断过。

这才是根本,所以,朱慈烺才不认为,大明朝的灭亡是因为李自成与建奴。

建奴只不过是捡了个便宜。

就如同最后的南明一样,到了这个程度了,依旧是内斗,而不是一心对外。

所以说,很多事其实是必然。

朱慈烺忽然发现,穿越之后,他亲身处于这个时代,对很多事的理解,都开始变得不一样。

不再是如以前那般,很片面或者说很偏激的看待某个问题。

出了德胜门,入眼是苍茫,积雪覆盖大地,只有一条被人车马骡走出来的冰雪之路。

马蹄踏着压实的冰雪,发出脆响,车轮下传来清脆的嘎吱声。

两个小太监坐在车厢前面,手里还提着铜制的小炭炉。

朱慈烺则是靠着软塌上,斜眼看着窗外,冷风凌厉,他却是一点不觉得。

摇摇晃晃,不知道走了多久,终于到达了皇庄所在。

“李公,今晚就住在这里,你安排一下。”

对于李若琏,朱慈烺特意换了称呼,没有称呼其官职,而是喊了李公,这就使得李若琏精神一振。

太子称呼他李公,其意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嘘,梁上有王妃! 高手无双 商先生今天也想公开 成亲后王爷暴富了 电竞王者:队长,怎么贱怎么来 重生之仙帝下凡 重生:缔造商业帝国 迷醉一生 边路为王 绝色帝君,倾心俏丽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