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改良酿酒技术(1/2)
来人抚掌轻拍,道:“精彩,实在是太精彩了,大唐需要你这样的人才。”>
方卓观看来人,气宇轩昂,紫袍玉带,身份不凡,略一细想,便知此人是刑部侍郎阎立本。>
“侍郎阎大人出手凌厉,箭斩贼人,救草民于水火,感激万分,小子不才,全依仗圣上英明,昨夜去搬救兵,果真神兵天降。”>
“你怎么猜到我的身份的?”>
“今日是限期破案的最后一天,刑部必定会派人来,李大人日理万机,无暇抽身,阎大人做事密不透风,雷厉风行,又则大人身穿上品官服,不难猜。”>
“人小心思缜密,不可限量。”>
阎立本视线一扫县衙,对着张成道:“张大人,请吧,刑部的茶水已经烧好了,请大人去品尝一番。”>
哈哈哈……>
张成自觉已无后路,仰天大笑。>
“刑部的茶老夫喝过,苦涩难咽,老夫就不去了。”>
话音未落,一柄匕首划过他的咽喉,张成抱着喉咙不甘心的倒下了。>
阎立本看着现场狼藉,叹息了一声,道:“朝廷不曾亏待你们,你们因何放不下那些怨念?>
也罢,该走的留不住,随他去吧,剩下的人犯全部带走,押入刑部大牢,等候发落。”>
“是!”>
吴谢志和他的手下全部被带走。>
阎立本回身道:“方兄弟没有考取功名,要不然这临潼县令你现在就能上任。”>
方卓受宠若惊:“在下白身无名,家业凋零,正是奋发之时,来年定然会考取功名,为大唐社稷出一点绵薄之力。”>
“好,有志向,老夫在长安等你。”>
说完,笑着出了门,收队回长安了。>
案子已经破了,虽然不是人人都如意的结果,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方卓拜别了陆乘风和一众捕快,落寞的回家了。>
他希望爹在天之灵,能够瞑目。>
……>
回到家之后,方卓也没有闲着。>
酿酒坊的主要负责人是牛德兴,已经整整七天了,对于新的酿酒技术不得要领。>
无奈方卓只能进入酒坊,手把手的现场实操。>
酒坊不是很大,占用场地倒不小,门前有一大片空地,有很多拴马桩。>
看来以前家里的生意确实不错,除了自己酒肆卖酒之外,还做批发生意。>
而且还都是上门取货。>
酒坊是标准酒坊,十口土灶,土灶上放着大锅,旁边的瓦缸里放着用水泡着的粮食。>
炉火烧的正旺,盖着盖子的锅冒着腾腾蒸汽,七八个人正手忙脚乱的往进添加粮食,两个师傅正在调曲。>
锅里加入调制好的酒曲,一刻钟之后,师傅打开锅下面的木塞子,一股黄颜色的酒就流了出来。>
这就是大唐人最喜欢喝的鹅黄酒。>
其实到了这一步,就简单了很多,把鹅黄酒看成是酒母,装在新装置的下面的锅里,然后加热。>
炉火一定要旺盛,下面的锅和上面的锅用空竹管相连,在上面的锅里加入冷水,接出来一根竹软管。>
下面鹅黄酒煮沸之后,产生的酒精气体,经过竹管进入上面的锅里。>
上面锅里的水会把酒精气体冷凝,再经过上面的竹软管流出来,就是一种新酒。>
方卓现场指挥了一遍,总算是像模像样了。>
只不过他们没有把旧装置和新装置连接起来,中间需要二次搬运,所以费了些时间,不过一个时辰之后,第一桶蒸馏酒顺利诞生了。>
方卓用小木勺舀了一勺,尝了一口,果然有了后世的味道。>
方卓告诉他们注意事项:“注意,这一桶是高度酒,是因为鹅黄酒作为酒母第一次蒸馏的时候,本身他的酒精气体很足,所以度数稍微大一些。>
后面鹅黄酒里的酒精越蒸越少,出来的就是低度酒,两种酒要装在不同的容器里,分开来卖。”>
所有人都尝过了新酿制的酒,确实口感很好,再喝鹅黄酒,就像是在喝水。>
牛德兴招呼酿酒的师傅们,准备开始酿第二次,被方卓阻止了。>
方卓告诉他们,让他重新改造酿酒的装置,把旧的和新的连接起来,变成自动一体化,省时省力,提高产量。>
牛德兴一想,确实是这样,于是便宣布,停产一天。>
这也得到了方卓的积极回应。>
因为急于生产,简陋的装置生产不出多少酒,野人沟那边以后会作为家族产业基地,在哪里的弄个大酒窖,那产量可供长安城纨绔老爷们一日的消耗量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灵异之鬼图腾
大国体育
农女倾城:腹黑汉子宠辣妻
我不是大神
超凡医王
在柯学中阻止犯罪
重征天下
王爷你找抽
我儿明明是纨绔,咋成帝国之虎了
小祖宗沉迷养成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