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五章 王拱辰的质疑(1/2)

第一百五十五章 王拱辰的质疑

东京城万胜门。

午后的秋阳暖暖的洒在古老的城墙之上,城门下行人如过江之鲫,虽然西北战事正酣,但似乎对东京城没有什么影响,人们依然为着每日的生计奔忙,城外的大道上,此时远远飞驰来一骑快马,马上的信使风尘仆仆,面容疲惫,守城门的老卒一看就知道是应帽子都跑斜了,也没顾得上整理,急步冲进天章阁去。

“官家,官家啊,渭州大捷!渭州大捷啊!”

阎文应不顾众多朝臣在场,一入天章阁大门便高声大喊,扑到御案前呼地跪下继续喊道:“官家啊,渭州大捷!奉直郎许清率龙卫军一营人马,刚到西北便夜袭夏军大营,马踏连营,使夏军溃不成军,渭州防御使狄青同时里应外合,中秋之夜于渭州城北歼敌两万余,并一举夺得战马两万余匹。”

赵祯听完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突然拍案而起,欣喜若狂地站起来,冲到阎文应面前抓住他的衣领吼道:“战报呢?战报呢?还不快快拿来!”

坐中大臣如晏殊,余靖、杜衍之流也纷纷闻声而起,弹冠相庆,赵祯从阎文应手中接过范仲淹递来的战报,看了又看,最后才交给杜衍他们,自己满脸兴奋得通红,不停地搓着手喃喃地念道:“子澄啊子澄,让朕怎么说你好,刚到西北,立此大功,让朕怎么封赏你好,子澄啊子澄……”

赵祯确已有漫卷诗书喜欲狂之势,对西夏作战以来,从未有这样的大胜过,大宋自己倒是损兵折将无数,好水川,长城壕等等,被西夏人欺着打,不说老百姓,赵祯这个皇帝同样憋屈得久了,也极需要这样一次大胜来宣泄。

上次狄青歼敌七千已经让他喜不自胜了,但那次与这次相差甚远,渭州的陷落,满城百姓被掳过半,之前更是兵败死伤二万有余在先,所以狄青歼敌七千在这些重大损失映衬下,并不值得欢庆。

而这次许清却不同,五百人不到的龙卫军,竟马踏连营,歼敌两万余,还夺得了两万多匹战马,和粮草军械无数。光这些收入足抵国库一年半数收入,而且这战马还是有钱买不到的。

晏殊、杜衍他们看完战报同样激动不已,吕夷简卧病之后,晏殊实际上已经成为政事堂一把手,杜衍如今是二把手,坐中还有新任的御使中丞王拱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章得象。

“诸位爱卿,你们都说说,这许清和狄青立此殊功,应如何封赏?”赵祯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脸上还带着兴奋的『潮』红,心里还在不停地默念着,子澄啊子澄,你太给朕长脸了。

晏殊首先答道:“陛下,此次渭州大捷,乃我大宋多年来未有之大胜,而且还一举夺得两万余匹战马,此举意义非同寻常,许清带一营人马立些大功,封一世爵不为过。”

“陛下,此战报应派人确认过再作处理,臣认为这有虚报战功之嫌,想那奉直郎许清不过一十七岁少年,从未带兵作战过,凭他带一营人马,就能打败李元昊四万大军?难道许清比当年的霍去病还利害不成?若真凭五百人就歼敌两万,前方二三十万将士,岂不是早将西夏人灭绝?所以臣以为,此战报疑点重重,应派员往西北查实情形之后再作定夺。”刚升任御使中丞的王拱辰侃侃而谈道。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章得象也说道:“陛下,此战确实疑点甚多,许清以五百对四万,虽是夜袭加上有渭州防御使狄青相助,但歼敌两万余的结果仍难让人置信。”

听了王拱辰和章得象的话,晏殊不干了,若换了别人被质疑,他或许可以装没事一样,可谁让这人是许清呢。

别的不说,若是此时自己不站出来说两句,将来此事万一传到自己那宝贝女儿耳朵里,那丫头怕是非把自己的一脸须子拔光不可。

“陛下,此战报乃范仲淹亲自奏报,范仲淹为人正直无私,岂会拿如此大事谎报于朝廷,当时范仲淹就在渭州城中指挥调度,战报之中却丝毫未提自己的功劳,足见范仲淹人品无私,再者,先不说这歼敌数量可信与否,这战马却作不得假的,朝廷总要派人去点数接管,倒时数量不对能瞒得了谁,范仲淹等人就是再如何无知,也不至于在这此上面作假吧?”

“陛下,这战马数量真假姑且不论,这歼敌人数却殊为不可信……”

王拱辰还要再辩,赵祯摇摇手将他止住,沉声说道:“五百人如何撼动李元昊四万人的大营,朕也很想知道,诸位爱卿也不用再多作争辩,传前方信使来一问使知实情。”

赵祯说完对阎文应点点头,阎文应赶紧躬身出去,其实赵祯虽然觉得这场大胜太出于意料之外,但他对战果的真实『性』还是相信的,许清已经给了他太多的惊喜,这一次他押着一万手雷及铁蒺藜去西北,再次给自己一个大惊喜也属正常吧。

王拱辰脸『色』有些不甘,他与许清没什么仇恨,但有些事情就是如此莫名其妙,许清入仕不到一年,却连连做出些惊人之举,倍受赵祯看重,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

如今真是再立如此殊功的话,那么今后岂不是会让这样的小儿来左右朝政?王拱辰十七岁举进士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我的谍战岁月 我靠做梦继承了一座古堡 我在古代艰难求生 重生之惬意青春 抗日之雷霆战将 洪荒降临:我用黑洞镇天道 我要吃唐僧肉 报告老公:辣妻已上线! 漫威之骑士 华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