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86章 清算(六)(1/2)

卫挺这话倒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杀这些犯下大错的将领固然不难,可杀他们后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却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抹平了。

陈青云见此,也再度开口道:“陛下乃是天下之主,胸怀宽广,海纳百川,又岂会容不下这几个犯了过错的臣子呢?

“臣以为,在经此一事后,他们也必然深刻明白自己犯了多大的过失,若陛下能以仁德之心饶恕众将,则不光他们将感恩戴德,襄阳全军将士都会有感于陛下之恩,从而愈发奋进。

“陛下不是还欲趁势出兵吗?军心士气可是关系到接下来一战能否顺利取胜。还望陛下给予大家一个机会,让他们戴罪立功,为朝廷夺回中原!”

孙宁微微皱眉,这番话还真有些打动他了。

他敢杀人,也擅于杀人,但并不代表他真就是个喜好杀人的暴君。

他很清楚,杀人从来只是手段而非目的,现在要是能以不杀而获得比杀人更大的好处,自然还是不杀为好。

可问题是,这只是一种猜测,终究无法证实。而且,一旦这口子一开,饶过了一众叛逆者,是不是会开一个很不好的头,让更多心怀不轨者有胆子再干出谋逆的举动来?

毕竟现在的大越朝廷还没强到可以无视种种内外威胁的地步,尤其是来自内部的不安定人群,更是他需要用手段极力压制的。

见皇帝陷入沉思,几名臣子也不敢打搅,全都安静地等在下首,等着他拿出决定来。

而就在这时,一人却匆匆来到厅外,大声禀道:“启奏陛下,有金陵奏本急送而来……”

突然的禀报打断了孙宁的思绪,让他神情微变:“呈上来。”

他知道,一定是金陵朝堂之上出了大事,才会急着将奏本送到自己这儿,交由自己定夺。而作为大越朝廷现在的都城,金陵城内的事情,可比襄阳这儿的重要得多了。

只不过在看完手上这份洋洋洒洒的政事堂多名要员联名的奏本后,孙宁的表情都有些古怪了。真是想不到啊,同样一道难题,竟一起摆到了自己面前。

还是关于如何处置里通外敌的叛逆者,还是一样两种不同的处置方式,要么从轻,要么从重……只不过,这回涉及到的犯人身份可要比襄阳这边的人高得多了。

也正因此,杀或不杀他们及其亲族人等,所带来的影响也就更大了。

孙宁一面心中思忖着,一面便把这份奏本推到桌案边上:“青云,你也看看吧。”

陈青云答应一声,取过奏本一看,脸色也是一变:“这……”

“你们都看看,也说说,此事朕该如何定夺。”孙宁又摆摆手,让堂上几人一道传看,也就依然不怎么识字的聂龙不必过目了。

然后,堂上七八人都陷入了沉默。他们所以不作应对,既是因为此事难办,更在于他们的身份——朝廷大事,他们身为地方官员又怎敢胡乱置喙?

而在此期间,孙宁也没闲着,又把与奏本一起送来的另两封书信都快速浏览了。

两封信一封来自萧倩,内容倒是颇为普通,只是表达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夫君能照顾好自己,尽快回去团圆。最后才提一笔,朝中事自己一定会尽力去做,只要是孙宁拿定的主意,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全力执行。

这信看完,让孙宁只觉心里暖暖的,有人牵挂自己的感觉,真是很好啊。

要不是眼下还有大事,他都恨不能即刻回到妻子身边,陪着她,抱着儿子,好好享受天伦之乐了。

不过很快的,孙宁就把这种情绪压了下去,至少今年内,自己是不可能回金陵的。眼下的局势千载难逢,绝对不能错过了。

在把这封来自妻子的家书珍而重之地收起后,孙宁才又把第二封书信拆开看了起来,这一封正是来自他极其倚重的臣子,左相沈舟了。

这封信说是信,其实更像是奏本,除开一开始的问安寒暄的说法后,沈舟便主动向孙宁承认了自己的过犯。

他说江南和金陵冒出如此多叛逆之人,乃是自己这个朝中百官之首的责任,是他没有真正做到尽心尽责,才让太多人对朝廷产生不满,从而生出异心来。所以他自请贬职,只望能赎罪之一二……

不过孙宁知道,这些依然不是重点,后面的内容才是关键。

果然,后边沈舟便提到了朝中对于如何处置相关叛逆人犯的两种不同的意见,他倒没有从两种不同的可能给孙宁做出分析。

只是突然又话锋一转,提了一句:“昔者曹操征袁绍而终得其胜,据有北方中原之地,亦将袁氏多年之财富,以及文书书籍尽皆囊括。而此之中,尚留有当初曹操部下之官暗中通于袁绍之书信。33

“以曹操之雄猜,自能明其书信之意。然则,面对数百书信,曹操竟不拆看一封,而是叫人起火,将所有书信皆一炬覆之。

“由此,曹操尽收北方士人之心,数年间便可拥数十万之众,终成汉末最大之雄主,成就曹魏霸业……”

孙宁嘴角一勾,这沈舟还真是挺有想法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傲娇少爷,英年早婚! 叶炎云飞雪 仙家田园 山村悠闲小神医 长媳男当 平定乱世:从被废黜开始 玄幻:我穿成了一株草 为谁风露立中宵 商途 无间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