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与曹操第一印象(1/3)
“吁……”>
董虎勒住战马,回头看向养子董嗣忠。>
“吩咐下去,所有人取下马镫。”>
“诺!”>
……>
直至所有人收拢了马镫后,董虎这才驱兵来到几阳亭外。>
几阳亭在河南县城西一里外,东北二十里就是雒阳皇城,当董虎带着万卒来到几阳亭时,郭胜和一干官吏正在等待。>
“见过郭公。”>
董虎没有太过的客套,带着一干将领来到郭胜面前。>
郭胜心脏狂跳,在见到无数董部义从出现的那一刻,耳膜鼓荡就未停止,见董虎和几十披甲将低身,忙上前拉着董虎手臂。>
“前些日汉阳郡送来弹劾奏表,皆言虎娃你故意拖延、不遵朝廷君命呢,可转眼间,你竟用了十日奔行到了雒阳!”>
董虎又是一抱拳。>
“郭公知道董部义从与汉阳郡羌人的恩怨,渭水道沟壑、山岭较多,末将不得不防备东羌设伏偷袭,直至进入三辅,末将才得以舍下辎重急行。”>
郭胜自是知道董虎与韩遂等人的恩怨,听他这么说也暗自点头,正待开口时,董虎突然露出尴尬。>
“郭公军令太急,虎娃仅带了十日干粮,朝廷能否先给些口粮,郭公也知,董部义从若手里没一些粮食,心下就没法安稳。”>
郭胜知道董部义从最怕什么,拍了拍董虎手臂,又拉着他走向一干官吏。>
“虎娃还请放心,本公绝不会让忠勇将士饿肚子、受委屈的!”>
“来来……”>
“咱与贤侄介绍一下朝中大臣。”>
郭胜开口“贤侄”后,董虎愣了下,但也没有多说什么,跟着郭胜来到一干官吏面前。>
“这位是中常侍高公公。”>
“虎娃见过高公。”>
董虎向中常侍高望郑重抱拳,面上依然恭敬、郑重,郭胜又拉着他来到一身红衣官袍的中年面前。>
“这位是雒阳尹何大人。”>
董虎瞳目闪过一丝精芒,但他没有任何异样。>
“临洮小将见过府尹大人。”>
雒阳尹何苗上下打量着董虎,微笑点头。>
“去岁时便听仲颖说虎娃贤侄悍勇,今日一见……呵呵……仅这身量就非寻常人可有。”>
郭胜没见识过董虎与人动手,但听了何苗话语也是点头赞同。>
“何府尹所言不错,仅这身量也足以震慑宵小!”>
说着,又拉着董虎来到一人身前,一脸的笑呵呵。>
“皇甫将军、朱将军、董太守被十万贼军困于长社,朝中大臣皆是忧虑重重,王刺史听闻贤侄领兵前来,特来一见凉州悍勇将士。”>
董虎哪里知道郭胜嘴里的“王刺史”是谁,面上无一丝异样,依然恭敬、郑重抱拳。>
“小将见过王刺史。”>
“王刺史”不是别人,正是新任豫州刺史王允。>
朱儁、皇甫嵩、董卓先后领兵救援颍川郡,结果却一败再败,四万大军折损近半。朝廷大军被堵在长社出不来,汝南太守领兵救援,大败,除了太守赵谦一人逃脱外,两万人死了个精光,各城全都紧闭城门不敢救援。>
一想到颍川郡到处都是黄头巾贼军,王允心下就是一叹。>
“贼军势大,朝廷平贼大军又被贼人困于城中,不知董小将军何时可以前往救援?”>
董虎眉头微皱了下,说道:“我军急行军十日,军卒疲惫急需休整,而且小将也需要知道敌我情形,正如兵法所言,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或许是想宽慰王刺史,董虎想了下……>
“兵法言: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我军十倍于敌时,就要围着,逼敌人投降;五倍于敌时,就要主动进攻……”>
董虎尴尬笑了笑。>
“在刺史大人面前说这些,确实有些自不量力、贻笑大方了,虎娃只能说一说自己的理解,若是虎娃所言不堪入耳,还请刺史大人勿怪。”>
董虎皱眉想了下……>
“十则围之,重点不是十倍兵力,而是‘围’一字,能用‘围’一字者,说明我方占据绝对的优势,围点打援也好,或是单纯的困住敌人,我军都有游刃有余的能力、实力。”>
“五则攻之,五倍兵力看似很多,占据兵力优势,但敌人也有拼死一搏的力量,若不吃掉对方,就可能会有意外发生,这种反败为胜、以少胜多的事情有很多。”>
他人听着董虎话语,神色各不相同,但也没有任何人开口阻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七零:娇萌医妻要逆袭
绝世邪神
透视:不去赌石,你都干了啥?
九万年义务修行
婿者无疆楚凡陈梦雨
至高运薄
重生洪荒之六耳妖圣
从武侠位面开始
从狐先生开始修行
凡人修仙:开局获得三亩灵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