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陆逊献计 荆州躁动(1/3)
不久前江东重臣张昭,被孙权以“不敬”的理由,罢黜一切官职。>
在张昭这位元老托孤重臣失去一切职务后,后来居上的陆逊,就隐隐间成为了当今江东众臣之首。>
可自大朝会开始之际,位列众臣之首的陆逊,就一直未发一言。>
站在前列的陆逊,距离孙权并不远,孙权能够很清晰地看到他脸上的神色。>
方才孙权也一直在观察着陆逊的神色。>
孙权对陆逊是抱有厚望的,他不希望陆逊如其他大部分朝臣一般未战先怯。>
让孙权感到慰藉的是,陆逊并没有辜负他的厚望。>
只是孙权也一直未从陆逊的脸上,看出其他什么异样的神色,例如棋逢对手般的激动?>
平静,陆逊从始至终,他的神色就如一汪清水般平静。>
这一点,孙权是感到不解的。>
而现在正是孙权解开心中疑惑的时候了。>
因为这一刻大殿内的所有人,由于孙权的话,都将目光注视上陆逊的身上。>
这份沉甸甸的盼望,陆逊没办法不接,也不可能再继续做出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
在众人期望的目光下,陆逊手持芴板缓缓来到大殿中央。>
迎着孙权期待的目光,陆逊开口朗声说道:>
“臣以为,糜旸此来,是为东征。”>
陆逊的第一句话,直接为糜旸的东行定下了基调。>
而他的这句话,也让大殿内众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陆逊作为当前东吴军方的第一人,更是东吴能攻下合肥的第一功臣,他对局势的判断,给朝臣带来的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一时间,满殿朝臣心中紧张的情绪被无限放大,好似下一刻糜旸的兵锋,就会触及到他们的头顶一般。>
不过孙权这时的心情,反而平稳了下来。>
因为孙权察觉到陆逊在说这一句话时,他的脸色依旧平静。>
孙权深知陆逊不是妄自尊大的人,他在认为糜旸是为东征而来时还能保持镇静,说明他的心中已经有了谋划。>
果不其然,陆逊紧接着又说道:>
“然臣以为,糜旸并不会急着动刀兵。”>
当陆逊的这句话传遍大殿后,殿内众人包括孙权的脸上都浮现了诧异之色。>
很快班列中就有一位大臣出来问道:>
“伯言此言何意?>
既然伯言认为糜贼怀狼子野心而来,而以糜贼往日表现,他又岂会率六万精锐而安居,临荆襄万里疆土而息战乎?”>
出来表达不解的大臣是为步骘。>
步骘字子山,徐州临淮人士。>
步骘早年迁居到江东避乱,担任孙权主记,后任海盐长。>
由于是孙权的亲信,步骘的升迁过程相当快。>
加上步骘本人的才能不俗,在镇抚交州及平定各地叛乱方面,都曾立下过许多功劳,故而孙权在称帝后,就拜步骘为右将军。>
以步骘的过往来看,他无疑是一位知兵的人。>
而建安二十四年以来,天下间凡是知兵之人,谁又没有对糜旸深入研究过呢?>
步骘就是目前东吴朝内,出名的“糜旸通”之一。>
以步骘对糜旸的了解,步骘认为糜旸身上有着年轻人那种显着的锐气。>
遥想建安二十四年至今,不过七年左右的时间,可糜旸却接连打出了公安之战,西城之战,襄樊会战,梁州会战,及关中会战等着名战役。>
由此可见,糜旸绝对是个闲不住的人。>
像这么有锐气的人,陆逊却说他在率军到达荆州后,不会马上对江东发动进攻。>
步骘自然是不信的。>
不止步骘不信,很明显朝内许多人也对陆逊的看法表示质疑。>
而面对步骘的疑惑,陆逊在对着御座上的孙权一拜后,便转身面对群臣说道:>
“兵有先声而后实者,按常理而言,今糜旸因北伐之势以乘吴,易使人震恐,正席卷之时也。>
然北伐之后,汉军将士疲劳,不可便用;>
加荆州残破许久,水军不治,糜旸所带六万军士,大多为梁益劲卒,兵疲之下,陆战尚且不豫,况水战乎?”>
当陆逊说完以上的话后,见朝臣中还有许多人脸上带着忐忑的神情,他便又接着说道:>
“关中之役,非小战也;糜旸虽胜,然破军杀将,致仓廪空虚,百姓流离,数年难以恢复元气。>
反观我军,休养数年,合肥一役,折损甚微又扩地千里,正是兵精气盛之际。>
故彼有乘胜之势,我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从烽烟中走来
超神亡灵主宰
兴趣使然的恶人
经年一曲故人戏
家里有个狐狸精
超品医圣叶辰夏若雪孙怡
冲喜后,病弱世子站起来了
帝凰狂之傲世狂妃
都市之天帝归来
黑色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