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汉皇不豫 传召百官(1/2)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去的很快。>
于觥筹交错、君臣同欢的气氛之中,不知何时,第二日的日光就悄然出现在了天边。>
而当日光出现的那一刻,代表着上下尽欢的元旦宴会已经圆满结束。>
昨夜的种种,最后只能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亦将成为史官笔下的盛事,静静地躺在史书中等待着后世人的发掘与向往。>
第二日,刘备率领着众臣返回长安。>
相比于来时的十万民众相随,回程显得颇为寂寥。>
而待刘备的御辇重新驶入未央宫中后,不久后一个令人担忧的消息,渐渐就在长安城内流传开。>
陛下病了。>
或者说这么阐述并不准确,毕竟刘备一直有沉疴在身。>
准确的来说,是陛下这次的病,显得并不乐观。>
一开始时,这个消息只被时人当做谣言,在一些不被人注意的地方流传着。>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直未出现在众臣面前的刘备,好似在无形中证实着这个消息。>
对于自己这次的病,刘备早有预料,且不如以往那般,费尽一切心力隐瞒。>
该来的都会来,当下的大汉,经得起一切风雨。>
该安排的他都安排好了,刘备对自己的安排有着十足的自信。>
数之不尽的请安折通过尚书台,飘进刘备的寝宫之中。>
但那些写出这些请安折的大臣并不知道,以刘备这时候的身体状况,他都没办法来亲自阅览来自大臣的忠孝之心了。>
见刘备一直不露面,且未对任何大臣的请安折做出回复,许多大臣终于慌了。>
他们意识到一件,他们打心底里不想承认的事。>
那件事让他们感到恐惧,亦让他们自发的穿戴好朝服,来到皇城内亲自打探情况。>
等他们进入皇城后,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皇城的守卫在虎贲将军糜威的安排下,陡然增加了一倍。>
据打探得知,增加皇城守卫乃是直接由大将军亲自下达的命令。>
大将军有权力插手宫城防卫吗?>
那自然是有的。>
可按照常理,虎贲中郎将自有上官光禄勋,大将军本不应该直接越过光禄勋对虎贲中郎将下达命令。>
除非有些事大将军不想让旁人知道,除非有些事又紧急又重大。>
那会是什么事呢?>
一想到这点,再结合之前心中的疑虑,许多大臣心中就久久无法安定。>
他们相互簇拥着来至皇城内的相国官署中,想面见诸葛亮问个究竟。>
相国乃百官之长,眼下他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并未拒绝接见大臣们,于亮堂的官署内,众臣们见到了俯首办公的诸葛亮。>
诸葛亮面色肃穆,正有序地处理着一件又一件公务。>
从诸葛亮的脸上,众臣看不出丝毫异常。>
而诸葛亮接下来说的话,更是进一步打消了众臣的疑虑。>
“当下十五日休沐未过,卿等何故聚集寻吾?”>
按照大汉的规制,元旦过后,大臣们将获得十五日的休沐时间。>
“若无要事,可尽皆散去。”>
诸葛亮沉着淡定的语色,让前来寻他的众臣很难相信,刘备病入膏肓这样的事。>
甚至他们在看到诸葛亮一切如常的神色后,他们都难以问出他们来的目的。>
在面面相觑良久后,最后被诸多大臣眼神公推出来的孟光,方才组织了一下语言旁敲侧击地问道:>
“元宵后的朝会,是由太子还是陛下主持?”>
自元旦宴会结束后,许慈回到长安的第一件事就是上书请辞。>
面对许慈的请辞,诸葛亮直接应允,并让大司农孟光代替许慈成为了大汉新的太常。>
只要不是重大的朝会,太子一般也能代替君王主持。>
而太子与君王主持,是两种不同的礼仪规制,故而孟光才会有此问。>
只是尽管表面上听起来,作为太常的孟光询问这件事乃是合情合理,可诸葛亮心知肚明孟光及众大臣想问的究竟是什么。>
微微抬头,直视注目他的众大臣,诸葛亮淡淡回道:>
“是陛下。”>
得到诸葛亮的回答后,众臣的脸上纷纷流露出笑意。>
见心中的疑虑被打消,众臣方才纷纷对着诸葛亮告退。>
可在众臣离去后,他们没注意到的是,诸葛亮的眼角隐有泪珠滑落。>
两滴热泪砸落在身前的文书上,诸葛亮喃喃地说出了他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月下夜神
杀死那个黑莲花皇子
鸿蒙天帝
从见到仙人开始
食色生香
仙景
雪狼强袭
成为反派世子之后
洪荒之旅
末世咸鱼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