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卑微上贡 私下任务(1/3)
因为内心的惶恐,孙权连忙召来一众大臣商议此事。>
在孙权的急召下,目前在永安城中的一应大臣都来到了孙权的身前。>
永安城的守将本来是陆逊,后来随着刘备从荆州撤军,孙权亦将他目前最信任的这员大将调去庐江郡镇守。>
毕竟有着盟约在,以刘备在天下间的信义,他不会贸然撕毁盟约攻打永安。>
但是北方的曹魏会不会趁虚而入攻打庐江,那可就不一定了。>
孙权在将陆逊调往庐江郡之后,当今负责镇守永安的江东大将,正是江东的三朝老臣韩当。>
而前段时间孙权在建业得知汉军大胜的消息后,他在从建业出发前往永安的时候,亦将建业城中的许多大臣带在身边。>
所以目前永安城中,除去一部分镇守地方要地的大臣之外,大多数江东名臣都在永安城中。>
看着因为他的召见,而从永安城中各处紧急赶来的各位大臣,孙权心中的惶恐情绪稍稍安定。>
他眼前的这些大臣都是在当世俨有声名的俊才,亦是守护他孙氏统治的股肱之臣。>
在诸位大臣都到齐后,孙权拿出他手中的情报交给众大臣一一阅览。>
众大臣都知道孙权急召他们肯定是有要事,而那件事想来与孙权手中的那封情报脱不了干系。>
所以他们在拿到情报的时候,阅览其中内容的速度可谓十分之快。>
情报在一位位大臣的手中快速的流转传递。>
只是诸位江东大臣阅览情报的速度虽然很快,但他们在看完情报中内容之后,脸上都浮现着晦暗不明的神色。>
随着大多数江东大臣都看完情报中的内容,他们才纷纷意识到孙权是为何召他们而来。>
他们也都体会到了一些孙权此刻的心情。>
毕竟他们也都担忧糜旸会领兵攻打江东呀!>
“张与糜,共止啼。汉白鹿,逐吴众。”>
这句谚语在当年的公安之战后,在时间的发酵下,早已经传遍整个江东。>
这句谚语充分体现了江东大臣对糜旸的忌惮,但是相比于江东大臣,孙权便是如江东百姓一般对糜旸畏惧了。>
而因为公安之战的惨烈战果,孙权对糜旸的畏惧,只会隐隐在张辽之上。>
或许这句谚语不足以形象表现孙权对糜旸的畏惧有多深,但从历史上的某个事例可以生动形象的体现。>
历史上曹丕南征江东之时,那时张辽已经病重,并且张辽还受到曹休的节制。>
但是当孙权得知张辽在军中后,他竟然对诸将嘱咐道:“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由此可见张辽给孙权造成的心理阴影有多深,而对比一下,亦可知道孙权有多畏惧糜旸。>
在孙权等着殿中的江东大臣阅览情报中的内容中时,他脸上的惶恐之色丝毫不加掩盖。>
而孙权的惶恐神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座江东大臣的心理。>
江东多俊才,这句话并不是夸大。>
当年孙权能倚靠江东一地,与曹操、刘备分庭抗礼,靠的就是江东一地的众多俊才辅佐。>
既是俊才,若说江东大臣会全如孙权一般畏惧糜旸,那倒也是小瞧他们了。>
只是目前他们在孙权的影响下,哪怕一部分江东大臣心中原本对糜旸只有忌惮,现在也都在慢慢转变为畏惧。>
于是很邪乎的是,哪怕明知糜旸不是荆州都督,哪怕糜旸在悼文中仅仅只是以文字震慑。>
但整个大殿中的江东君臣,亦渐渐全体陷入一种对糜旸的畏惧情绪中。>
因为目前糜旸的大军,就在江东的上游!>
孙策要是活过来看到这副场景,估计得活生生再气死一次。>
只是畏惧归畏惧,正如历史上一般,孙权虽然畏惧张辽,但是经历过许多风雨的他,也不可能因为畏惧而完全乱了手脚。>
迎着江东众臣脸上与他一般的惶恐神色,孙权缓缓开口问道:“之前天子曾下诏让孤攻打合肥,孤因江东国力疲弱,故而有所拖延。>
今襄樊会战,汉军大胜,正是士气如虹之时。>
诸卿认为当此时,孤当如何自处?”>
孙权的问话颇为委婉,似乎还想在明面上维护一下他身为江东之主的体面。>
但是如今在座的江东大臣哪个不是人精,他们都从孙权委婉的话语中听出了他的真正意思。>
孙权担忧的是,刘备会不会因为他之前的“慢诏”行为,而出兵讨伐江东。>
当江东诸臣都明白孙权的担忧之后,他们一时间都陷入沉默之中。>
见被他所依仗为股肱的大臣面对他的询问陷入沉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唐好驸马
盖世天尊
龙符
千金修炼手册
一寸铁血
篮坛之我有一个数据面板
签到八年,千亿身家被姐姐曝光!百度百科
冷酷总裁淡漠妻
无极剑神
妖帝锁爱:红颜倾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