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屠杀?(1/3)
于禁只能这么一路,任由自己被众人的言语所任意羞辱。>
于禁心中的羞辱感,愤怒感这时已经升到极致,然而盛极必衰,>
在极致的愤怒,羞辱之后,于禁突然感到一丝后悔,>
他在想,他所坚持的不为刘备效力,是不是一个笑话?>
若是他肯为刘备效力,今日又怎可能会受到如此羞辱,>
又怎么会被糜旸这样百般折磨。>
人一旦心中有了一丝后悔,那后悔感便会慢慢的扩大......>
走在队伍前方的关平,耳中听到百姓们那肆无忌惮的羞辱之语,他心中有些不忍。>
幸亏百姓们谈论的不是他,否则他关平得马上自刎谢罪了。>
关平对糜旸言道,>
“子晟,要不要让士卒驱散那些百姓们?>
毕竟士可杀不可辱,再这样任由百姓谈论下去,吾恐怕于文则会心生死志。”>
关平非是对百姓们有意见,只是从小受仁义观念熏陶的他,不忍于禁受辱太甚。>
但糜旸在听到关平的建议之后,却反问关平道,>
“士可杀不可辱?那他当日何不宁死不降?”>
“我不觉得百姓说的,有何不妥之处。”>
糜旸的这句反问令关平哑然。>
见关平脸上还是有不忍之色,糜旸继续言道,>
“坦之放心,我命人在囚车上盖上黑布,就是为其保留了最后一丝颜面了。>
有此黑布在,于禁短时间内是不会心生死志的,这只会令其心如死灰而已。”>
见糜旸这么说了,关平最后亦只能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看着关平的这副作态,糜旸才想叹息呢。>
历史上关羽之所以无法真正收服于禁,不是关羽魅力不够,是关羽崇尚忠义仁义,不会对于禁逼迫太甚,>
而关羽的这点,也恰恰为于禁所利用。>
简单来说,就是关羽不够狠,>
但糜旸不同,他来自后世,他向往忠义仁义,但却并不迷信之。>
在糜旸看来,只要能最终抓到耗子,那用的是黑猫还是白猫,他都无所谓。>
糜旸到目前所有的举动,为的就是想羞辱于禁。>
在糜旸看来,于禁肯定不是什么忠义无双之辈,但他也不是什么无耻至极的大奸大恶之辈。>
他正如大部分普通人一般,有羞耻感,贪生怕死,却又想保留着最后的尊严体面。>
而要想真正收服这种人,最先要做的,就是先击破他那脆弱的,自以为是的尊严,>
在做到这点后,接下来的事就好办许多了。>
糜阳的这个做法虽不如关羽的正大,但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若不是担心苛待降将的名声传出不利于将来,糜旸甚至连一块黑布都不会给于禁呢。>
所以糜旸带于禁走的这条街道,其实是糜旸为于禁专门准备的,属于他的修罗道。>
随着糜旸队伍的慢慢前进,于禁的这条修罗道也终于走到了尽头。>
在到达江陵城南门之后,这处因为是军事管辖区域,百姓的踪迹已经消失。>
而那些让于禁受尽百般折磨的声音,也终于消散了。>
糜旸命糜忠掀开盖在囚车上的黑布,而后让其将于禁给押下来,>
这时的于禁的脸上,已经没有了愤怒之色,有的只是一片死灰。>
在巍峨的城墙之下,在全身精甲的兵卒面前,>
糜旸再次问于禁道,>
“于将军,可愿与我勠力同心,一起守备公安?”>
糜旸的再次邀请,依然没有得到于禁的允诺,但糜旸不恼,他对于禁言道,>
“既然将军不愿,那就请将军上得城楼,与我共同观看一场好戏如何?”>
糜旸说完后,也不等于禁同意,就命人押着于禁往城楼上而去。>
而糜旸与关平却早先一步,来到高大的城楼之上。>
在糜旸上得城楼之后,他就看到了下方那占地颇广的瓮城。>
瓮城,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
其主要特征是,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
在糜旸的这个角度往下看去,瓮城之内犹如一个陨石巨坑一般,亦好像一只巨兽的大嘴,>
那只巨兽正静静地张着嘴,等着猎物主动送到它口中。>
不久后,于禁也上得城楼来,站在了糜旸的身后。>
糜旸在看到于禁到来后,他对于禁言道,“将军请看看,瓮城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影:不想被柴刀的我,拯救忍界
团宠幼崽三岁半
为此打球
从华夏神话开始碾压星际
山村养殖
幽暗王座
长生王者
红楼史上最刚的贾赦
遮天纪元
农女的花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