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申耽猜想 大军编制(1/3)
为何申耽在听到糜旸委任吕乂为郡丞后,且主管军粮调动一事后,眼神中会有笑意呢?>
乃是郡丞一职的特殊性。>
郡丞一职起源自秦朝,顾名思义乃是辅佐太守的二把手,在边疆地区的郡丞称为长史。>
虽然在官方的定义中,郡丞是郡中的二把手。>
但与郡中的其他官职不同,郡丞大多乃是中央朝廷直接委派,不是太守自行辟除的僚属。>
本来中央空降的官员,在地方就很难有话语权。>
再加上郡丞大多乃是中央亲自委派,有着监督太守的责任,所以郡丞亦得不到太守的器重。>
久而久之,郡丞一职形同虚设,它的职权大多被主簿、功曹两职所瓜分。>
时至今日,天下大乱,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大降,郡丞一职更是不受待见。>
在时人的士子中,更流传着一句谚语:“宁为一曹,不任一丞”。>
建安以来,甚至很多郡的郡丞都是太守直接委任。>
但因为经过几百年的不受待见,在目前的地方官制中,郡丞一职大多不具备行政权力,只是一个地位颇高的虚职。>
大多由一些有名望的名士担任,充当着一个吉祥宝宝的作用。>
毕竟有着主簿与功曹二职在,乃怕有些郡丞想行政,他也没地方下手。>
糜旸委任吕乂为郡丞,而不是主簿或者功曹二职,名为重用,实则是在暗示申耽,他无意插手郡政。>
而且糜旸又在众人面前指定吕乂担任郡丞后,只负责粮草筹措调动一事,更是在众人面前,宣告他的真正意图。>
那就是他只对保证大军稳定的粮草有兴趣,至于其他政务、人事,他都没有插手的意思。>
糜旸的这副安排,完全符合他身为一个名将的表现。>
糜旸目前的打算是,想欲擒故纵降低申氏兄弟的戒心。>
但是糜旸目前毕竟不是毫无名声在身,并且初出茅庐的一个贵公子,若真是如此,那反而好办。>
糜旸现在在天下间的名气都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糜旸若表现得过于软弱或过于对任何事都不关心,那反而会引起申氏兄弟的疑心。>
所以凡事要讲究一个度。>
既然目前天下人对自己的印象都是名将,那糜旸正好可以利用这种固有的印象。>
糜旸在申耽与申仪面前,露出一副对军事在意,对政事不在意的表现。>
为的就是告诉申氏兄弟,只要他们申氏兄弟不插手他在汉兴郡中的军事行动,那么他们申氏二兄弟在汉兴郡中的政务行动,他亦可以不插手。>
在安排完吕乂的具体职务之后,糜旸便对着申耽言道:“吾在离开成都之时,大王曾嘱咐过吾,令吾在汉兴郡中务必要好好习练麾下兵马,大战在即。”>
“大王有令,吾不敢怠慢。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要想练好一支大军,粮草是重中之重,在这一点上,还望申君多多协助吕郡丞。”>
听着糜旸的话,申耽眼神中的笑意更甚。>
糜旸这番话似乎是在说明,他在刘备心目中的重要性。>
但大战在即四个字,亦在透露着刘备对他将来的安排,那便是随军北伐。>
作为一个不久后就要离开汉兴郡中的太守,申耽又怎么会对糜旸的要求有所拒绝呢?>
申耽当即脸上浮现认真之色对糜旸言道:“府君请放心,耽势必辅佐吕郡丞,为府君尽快筹措足够的粮草。”>
申耽的承诺令糜旸点点头,随后他对着申耽言道:“吾本军人,住不惯郡府,吾意欲在城外的河谷之中练兵。>
目前河谷之中军营正在搭建,等搭建完毕后,吾会与一众家眷搬去城外的军营中,这郡府就劳烦申君看顾了。”>
听到糜旸这么说,申耽差点要笑出来。>
原本他还担心糜旸日后住在城中的太守府中,以后他处理政务要事事请示糜旸,未免太过麻烦。>
如今糜旸主动提出要搬往城外的军营中居住,并委托他看顾郡府,这内中意思让申耽心中十分满意。>
对于糜旸的这点要求,申耽先假意推辞一番,但糜旸的态度十分坚决。>
随后申耽起身对着糜旸一拜道:“还望府君放心,耽一定不负府君厚望。”>
听到申耽如此说之后,糜旸脸上流露出轻松之色,他让申耽先下去办公。>
申耽见状,便带着一众太守府中的官吏齐齐告退。>
看着申耽一走,数十位太守府中的官吏乖巧地跟在申耽身后的样子,糜旸的脸上流露出意味不明的笑容。>
在申耽及诸位官吏走后,孟达当即出来对糜旸提醒道:“方才申耽所言太守府中官吏,皆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模拟诸天:从一代剑魔开始
仙路争锋
重生闪耀香江
不良之翻手为云
携美同行
重生空间八零小媳妇
霸剑神尊
天元五行
裁决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