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七章 村落(1/2)

陈庆对吐蕃人还抱着强烈的警惕,他接受阿桑的长身跪拜大礼,却一口回绝了举行篝火夜宴的邀请。

但这种看似无礼的拒绝邀请非但没有让对方生气,反而让他们更加敬畏,毕竟宋军杀气尤在,连最强大的西海部在宋军面前都不堪一击,更不用说他们了。

宋军强大的拳头将他们征服,阿桑主动提出,送他儿子去成纪县读书,陈庆欣然同意了。

至始至终,陈庆都没有表现出兄弟般的情谊,而是以一种统治者的姿态俯视阿桑和他的随从,他可不是来拜访积石部,而是巡视自己的地盘。

当天下午,陈庆正式任命阿桑为熙河路积石州团练使、抚远将军,任命虞秀明为积石州通判兼积石县知县。

陈庆在积石县没有久呆,次日一早,便率领两千骑兵离开积石县,返回了西宁州。

陈庆夺取湟州和西宁州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河湟谷地,使自己的军粮彻底得以保障,当年湟州的十万斤粗银也是他志在必得的军费。

从今年以来,川陕宣抚司的军俸就已经停止拨付了,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他必须未雨绸缪,防止朝廷用军俸来卡他的脖子,他可不想成为第二个吴阶,被文官钳制得几乎要窒息。

相比积石州的一日游,陈庆却把大量时间放在河湟谷地内。

河湟谷地是由三条大河冲积而成,北面的通河,中间的湟水和南面的黄河,面积数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 灌溉便利,还有湟水优良运输条件, 历朝历代, 河湟谷地无论在军事上和农业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西海虽然周围地域广阔, 但它是咸水湖,不能灌溉农田, 也不适合人畜饮用,再向西都是高原山地,生活艰辛, 各族人都向往有淡水有水草的河湟地区。

可以说,谁控制了河湟地区,谁就控制了周围方圆千里的各民族,令他们臣服、顺从。

所以隋唐以来,中原王朝就和吐蕃激烈争夺河湟谷地, 大规模的战争一直延续了整个唐王朝。

所谓的不断会盟, 其实就是想用这种方式逼迫对方承认自己控制河湟的法律地位。

宋朝虽然羸弱, 但并不代表它没有战略眼光, 伍约之战后,吐蕃分裂,青唐王朝的弱小以及亲宋使宋王朝看到了机会,王安石变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就是向西拓边, 控制河湟谷地,从西线对西夏形成巨大的战略压力。

陈庆无疑是幸运的,他击败西夏后,面对的河湟西羌和吐蕃势力, 却是千年来最弱小的时刻, 他便采用了杀一儆百的方式, 利用盐湖争执屠戮了西海部落, 震慑了其他河湟地区各部落。

他现在的当务之急, 就是抓住这个机会, 加快加大河湟谷地的开发, 尽快牢牢控制河湟地区。

这天上午,陈庆带领一队骑兵来到安陇城,这里是通水和湟水的交汇之处,分布着一望无际最肥沃的土地。

安陇城是一座小军城位于湟州东部,距离兰州不远,这里之前一直是西夏控制之地,数万汉奴被西夏人集中在这里屯田种粮。

之前陈庆进攻湟州经过这里,这里还是荒无人烟的大片麦田,但现在不一样了,随处可见白色的帐篷,往往是几十顶或者上百顶帐篷聚集一起,这其实就是村落的雏形了。

近十一万百姓离开兰州城,拖家带口来到这里,陈庆的承诺给了他们巨大的诱惑,每户百亩土地,免税十年,他们还得到了临时居住的帐篷,当然可以告别破烂的贫民区,来到这片富饶的土地上重建家园。

春小麦的种子已经播撒了,百姓们开始结成互助组修建房屋,基本上都是几个或者十几个大家族聚集成一个新村落,村落都坐落在一条条小河边。

陈庆在官道上看见了两里外有一片帐篷,大约有 十顶,还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在树林另一面,一座座草屋已初具雏形,还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里长满了水草。

陈庆对百余名亲兵笑道:“看看去!”

他们调转马头,下了一条田埂小路,沿着小路向大树方向走去。

一队骑兵的到来早惊动了村里的百姓,十几名老者迎了出来,为首老人忽然认出了陈庆,吓得他连忙跪下,“小民参见节度使大人!”

听说是节度使,其他老者纷纷跟着跪下。

陈庆笑道:“各位老丈请起,我就是来看看你们,了解一下情况!”

“节度使请去帐篷那边坐吧!”

“我先看看你们造的房屋!”

陈庆翻身下马,带着十几名士兵在大群老人的簇拥下来到了正在修建的茅屋前,数十名青壮男子纷纷从屋顶下来,站在一旁。

銆愯瘽璇达紝鐩鍓嶆湕璇诲惉涔︽渶濂界敤鐨刟锛屽挭鍜闃呰伙紝 瀹夎呮渶鏂扮増銆傘

陈庆看了看墙,是用泥土和麦秸混在一起,再用木头为骨架,这座茅屋制式延续了几千年,看起来很简陋、省钱,实际上也比较保暖,只是不够美观,在江南一带比较容易漏雨,但雨水不多的西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庶手就擒:殿下别客气 闪婚情深,总裁好霸道 只想做领主的我却屠龙了 三界迅雷资源群 我的全能杂货铺 潜伏在修真界的妖魔 鸾凤还巢 第十三名巫师 盛世名婚 和女房东同居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