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249. 庞涓下套(1/2)

孙膑来到安邑,自然寄住在好同学庞涓家中,同时感谢他的举荐之恩,庞涓面有得色。听说鬼谷子替他改名之事,庞涓惊问:“这个‘膑’字不是什么好字眼,为什么取这个字?”

“先生之命,不敢违抗!”

次日二人一同入朝,魏惠王是降阶相迎,孙膑谦让道:“我不过一个村野匹夫,哪配得上大王的青眼?”

“墨子说过先生独得孙武秘传,寡人一直眼巴巴地望着先生呢!”魏惠王转头问庞涓:“我想封孙先生为副军师,与你同掌兵权,如何?”

庞涓早已备好说辞:“孙膑乃是我的师兄,怎可为副?不如先拜为客卿,等以后立了大功,臣便让爵于他,甘居其下。”

魏惠王想想也是,于是拜孙膑为客卿,就是一半宾客,算是半个臣子,说起来好听,但没什么实权。孙膑是个厚道人,不以为意,反与这位老同学来往甚频。

庞涓可不怀好意,一直想试探一下《孙子兵法》的玄机。有一回两人喝酒,谈论兵法,孙膑问了一些问题,庞涓茫然不知所云,便问:“莫非这便是《孙子兵法》上的内容吗?”

孙膑毫不设防,说:“是的。”

“能不能把书借我看看,以后必有报答。”

“此书先生虽有注解,与原本不同,当时先生只给我看了三天便要回去了,我手里没有录本。”

“那,兄长还记得内容吗?”

“依稀记得一些。”

庞涓巴不得立刻让他写出来,但又怕逼得太急露了形迹,只得强压下这句话。

过了数日,魏惠王有意试探一下孙膑的才能,便让他与庞涓同时在校场操演兵法。庞涓布的阵法,孙膑一看便能说出来历和破阵之法。可孙膑排的阵法,庞涓竟认不出来,私下悄悄向孙膑讨教。

孙膑说:“这是‘颠倒八门阵’。”

“有什么变化法门吗?”

“遇到攻击可变为‘长蛇阵’。”

庞涓这边探到了底,便去回禀魏惠王说:“孙子所布的是‘颠倒八门阵’,可变为‘长蛇阵’。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这话和孙膑所说对上,魏惠王以为庞涓的才华不下孙膑之下,心中欣喜。可庞涓却抑郁不已,他想:孙膑的才华比自己强多了,若不除掉,他日必会爬到我头上。思前想后,终于想出一条毒计来。

某日,他装作关切的样子问孙膑:“师兄的宗族都在齐国,如今兄长既已在魏国为官,为什么不派人去把他们接来共享富贵呢?”

孙膑垂泪而答:“你我虽同学数年,但你却不知我家中之事。当年田太公把齐康公赶到海上,驱逐故臣,或杀或逐。我孙氏宗族获罪离散,叔父与从兄孙平与孙卓带着我逃到周境,又遇上荒年,不得不把我放到洛阳北门外头做仆役,他们父子不知何往。

长大后,我听说鬼谷先生之名,所以只身前往投奔。如今又过了这么多年,家乡杳无音信,哪里有什么宗族?”

“那么师兄还记得故乡的祖坟何处吗?”

“人非草木,岂能忘本?先生曾说过,我功名终在故土,只是如今已做了魏臣,这话便不必再提。”

庞涓叹了口气,假作安慰道:“大丈夫随处可建功立业,何必非要在故乡呢?”

约摸半年之后,孙膑早忘了这茬了。忽有一天散朝归来,有一个操山东口音的汉子守在门口,一见便问:“这位是孙客卿吗?”

孙膑将他迎入府内,叩问来历。这人说:“我叫丁乙,临淄人,在周境内做小买卖。您兄长有信托我送到鬼谷,听说您已到魏国做了官,所以转道来此。”

孙膑把信接过来,大约说的是:“遇兄平,卓,字达贤弟宾亲览:吾自家门不幸,宗族荡散,不觉已三年矣。向在宋国为人耕牧,汝叔一病即世,异乡零落,苦不可言。今幸吾王尽释前嫌,招还故里,正欲奉迎吾弟,重立家门。闻吾弟就学鬼谷,良玉受琢,定成伟器。兹因某客之便,作书报闻。幸早为归计,兄弟复得相见!”

看完,孙膑不由大哭不止。丁乙劝道:“您兄长吩咐过,让您早点还乡,也好骨肉相聚。”

“可我已在魏国为官,这事不可造次。”

反复思量后,孙膑写了一封回信,前面只是叙述些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思乡念亲之情,后头一句话是:“弟已仕魏,未可便归,俟稍有建立,然后徐为首邱之计。”

他送了丁乙黄金一锭做为路费,打发他走了。这人哪是什么丁乙,本是庞涓的手下心腹叫徐甲,那封孙平,孙卓的家信也是伪造的。只是孙氏兄弟年少分别,笔迹已不能分辨,这才给庞涓钻了空子。

庞涓骗得孙膑的回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庆余年 武经七书 仗剑破天门 混沌魔尊 战死的相公回来了 独家宠爱:靳少请矜持 贵族法则 头号婚宠:大叔,放肆撩! 争霸天下 凶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