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不能尝新麦(1/2)
桑门大巫来了,一进宫门就说:“有鬼!”>
景公觉得有门,便问:“那鬼是什么样子的?”>
“蓬头披发,身长丈余,以手拍胸,怒形于色。”>
“这正是我所见之鬼,他说寡人枉杀了他的子孙,不知这是什么鬼?”>
“先世有功之臣中,其子孙下场最惨的便是了。”>
晋景公愕然:“莫非是赵氏的先祖?”>
一旁的屠岸贾赶紧进言:“这个巫师是赵盾的门客,是借此事为赵氏诉冤,主公不能听他的话。”>
晋景公默然良久,才又问:“此鬼可安抚否?”>
“如此愤怒,怕是无法安抚。”>
“那寡人是否大限将至?”>
大巫说:“小人冒死直言,恐怕主公的病,不能尝新麦。”>
屠岸贾指责道:“胡说!月内即将麦熟,何况主公虽病,但精神尚可,何至于此?若主公得尝新麦,你便是死罪!”>
也不等景公发话,便叱出巫师。此后,景公病势渐沉,晋国的医生们也不知是什么病,无从下药。>
大夫魏錡之子魏相对一筹莫展的众臣说:“听说秦国有两位名医,叫高和,高缓,是扁鹊的学生,善攻内外之症,现为秦宫太医。为什么不去请来为主公看病?”>
“秦国与我国世代为仇,如何肯派良医来救主公?”>
“恤患分灾,也是邻国成人之美。我愿凭此三寸不烂之舌,请得名医来晋。”>
众臣纷纷感激不尽。魏相便整束行装,坐上轺车星夜赶往秦国。>
雍城秦宫,魏相对秦桓公说明来意:“寡君不幸染上狂疾,听说上国有名医高和高缓,有起死回生之术,特来相请,以救寡君。”>
秦桓公本能地拒绝:“晋国屡败吾师,我国便有良医,又为什么要救你们的国君?”>
魏相正色言道:“明公此言差矣!秦晋两国是邻邦,当年献公与尔穆公结为婚姻之好,世代相亲。可穆公纳了惠公,又有韩原之战;纳了文公,又有汜南背盟。文公刚离世,穆公又派>
(本章未完,请翻页)>
孟明视师出崤山,袭我属国,这些事都是尔秦国背好。之后吾国又将三帅放归,本是好意,谁料又违誓言,夺我王官。到了如今,我家主公一问罪于潞国,明公便遣杜回兴兵相争。败不知惩,胜不知止,弃好寻仇,都是上国所为。>
如今寡君有疾,欲求医于高邻,满朝皆不以为然,独我以为秦国还是有修好之心。若明公不许,则诸臣料秦中矣!相邻本应有恤患之义,医者有活人之心,而明公皆废之。臣私下以为明公此行不义!”>
好一张利嘴!秦桓公心想,韩原之战分明是晋惠公背了“泛舟之恩”招来的,崤山设伏分明是晋国好战,怎成了秦国的不是了?罢了罢了,些许小事,不值得落人口舌。大手一挥,便诏太医高缓前往晋国。魏相自是谢恩不止,与高缓同出雍城,星夜望新绛疾奔。>
此时晋宫中的景公已然病危,日夜盼望秦国的神医到来。忽一日梦见有两个小孩子从鼻孔里蹦出来,一个说:“秦国的高缓是当世名医,这回来了用药,我等必会受伤,该怎么躲过去呢?”>
另一小儿说:“如果躲在膏肓穴中,他又能奈我何?”>
一梦醒转,顷刻间,晋景公大叫心膈间疼痛不止,坐卧不宁。少顷,魏相引着高缓来了,诊脉已毕,说:“此病已治不好了!”>
景公问:“为什么?”>
“此病已入膏肓,不可以针灸,药力也不可及,实在是天命如此。”>
“你说的正合我梦,真是良医啊!”便厚赠高缓归秦。从此便有了“病入膏肓”之成语,形容已重病不治。>
有一小内侍叫江忠的,因为伏侍晋景公辛苦,大清早的竟睡着了做起梦来。他梦见自己背着景公在天上飞,醒来时跟旁边的人讲了这个梦。正值屠岸贾入宫问疾,听说此事,便对景公讲:“天者阳明,病者阴暗;飞腾天上,离暗就明,这说明主公的病正在转好。”>
晋侯一听此话,忽觉胸膈间疼痛渐缓,心中欣喜。忽报厨下来了新麦。景公想尝尝新麦,便叫人舂好了做粥。屠岸贾记恨那桑门大巫想为赵氏申冤,便说:“那个巫师不是说主公不能尝新麦吗?如今他的话不灵验了,主公可把他召来问问。”>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巫一来,屠岸贾便责问道:“新麦在此,还怕尝不到口吗?”>
“此事尚未可知。”>
景公闻言色变。屠岸贾大骂:“小臣竟敢诅咒主公,当斩!”>
左右来牵大巫去就斩,临刑前大巫感叹:“我不该卖弄些许雕虫小技,以致招来杀身之祸,岂不悲哉!”>
大巫的首级献上来时,日近正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名门瘾婚,霸道顾少的宠妻
重回60:分家后,我靠打猎养活全家
李易陆璃
末日裁决者
美女护士的贴身医仙
婚心如玉:权少,宠妻上天
洪荒之孔宣问道
李普柳晓羽
某科学的上条当麻
混元无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