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战还是退?(1/2)
陈国已平,楚庄王又想起郑国来了,召集众大夫朝议要不要伐郑。咦?郑国不是早臣服于楚了吗?原来辰陵会盟因为陈灵公的事黄了,郑国那边见楚庄王伐陈,不仅杀了夏南,还灭了陈国。顿时吓破了胆,自家的郑灵公也是被臣子弑杀的,楚庄王如此眼里不揉沙子,下一个莫不是轮到郑国了?遂觉得还是晋国更可靠些,便改投了主子。>
正因为此,令尹孙叔敖才说:“若伐郑国,晋国必会派兵来救,所以不伐则已,若想成功必得派出大军。”>
楚庄王便将三军两广全部遣上阵,浩浩荡荡,杀奔新郑而来。那位刚娶了夏姬的连尹襄老这回做了先锋,麾下有一健将唐狡请战:“愿自己率领部下一百人,先行一日,为大军开路。”>
襄老准了,那唐狡打了兴奋剂一般,一马当先,挡我者死,一路前行。白日作战,晚上则打扫营地,等后头大军到来。楚庄王的大军自入郑境,没遇到一兵一卒的抵抗,自个都觉得太神速了,没口地夸赞襄老:“不想卿真是老当益壮,竟如此奋勇!”>
“与臣无关,是副将唐狡的功劳。”襄老十分实诚。>
这便召来唐狡,准备厚赏于他。唐狡说:“臣受大王的恩赐已厚,今日略为报效一二,怎么敢再讨赏?”>
楚庄王很是讶异:“寡人并不认识你,何曾赏过你?”>
“绝缨会上牵美人衣袖的,便是下臣。当时蒙大王不杀之恩,如今自当舍命相报。”>
“嗟乎!寡人当时若点烛治罪,今日怎能得此人死力相报?”庄王命军正将唐狡记为首功,待平郑之后再给予重用。>
唐狡退下对军正说:“我本死罪,大王隐而不诛,自当回报。如今事已说破,再不敢以罪人之身份以待他日之赏。”当夜便隐遁而去,不知所踪。庄王感叹一声:“真烈士矣!”>
不日,大军攻破郊关,直抵新郑城下。庄王传令,四面筑起长围,十日里有七天是昼夜不停地轮班攻城。郑襄公想着晋国早晚会来救,便不想求和。但守城的军士死伤>
(本章未完,请翻页)>
惨重。>
忽一日,新郑城东北角的一段城墙崩塌了,楚兵眼看要登上城墙,城内百姓恐惧万端,哭声震天。楚庄王听了心中不忍,便命全军后退十里。>
公子婴齐不解:“城墙塌了正是好机会,为什么要后退?”>
楚庄王解释道:“郑国知道楚的威风,却不知咱们的德行。所以才退师以示吾德。如果他们还不投降,那进退皆可。”>
您是打仗还是做秀呢?估计公子婴齐心里要骂一百遍“妇人之仁”了!>
郑襄公听说楚师退了,还以为晋国的救兵来了,立刻驱使百姓们重新修筑城墙,不论男女都上城巡逻。楚庄王明白了郑国是不会投降的,便又带兵重新将新郑团团围住。>
新郑如此坚守了三个月,渐渐撑不住了。楚将乐伯率先从皇门先登上城墙,劈开城门。楚庄王下令,进城之后,不准掳掠百姓,如此三军纪律井然。>
大路上,那郑襄公姬坚 着上身,牵着一只羊,来迎接楚军,说:“孤无德,不能服事大事,致使上国怀怒,降师敝邑,孤知罪矣!生死存亡都在大王一念之间。若能延续宗祀,自当为楚之附庸,受王恩惠!”>
公子婴齐进言:“郑国是打不过才降的,以后必会复叛,不如灭了它算了。”>
楚庄王轻叹:“要是申叔时在,又要说我蹊田夺牛了!”于是下令退军三十里。>
郑襄公亲自到楚营中谢罪请盟,并留下弟弟公子去疾前往楚国为人质。>
楚庄王班师到了郔,忽闻谍报:“晋拜荀林父为大将,先谷为副,出兵车六百乘,前来救郑,已过黄河。”>
这下麻烦了,不早不晚的,是不理他们继续回国,还是迎上前去大战一场呢?令尹孙叔敖说:“若郑国未收,自然要与晋国一战;如今既已与郑讲和,再去寻仇于晋国,有何用?不如退兵,万无一失。”>
楚庄王身边的男宠伍参说:“令尹讲的不对。郑国是因为打不过才讲和的,如果咱们避晋不战,他们会以为我楚国>
(本章未完,请翻页)>
怕了晋国而小看于我。何况晋军知道郑国投降于楚,必会兵临新郑城下,到时咱们也得去救,也得一战。”>
“去年伐陈,今年伐郑,我楚国士兵疲于奔命,如果战而不胜,那吃了你伍参的肉,能赎此罪吗?”>
“若一战而胜,是令尹无谋;若战败,则我伍参的肉自有晋军来吃,哪分得了楚人一口?”伍参毫不示弱。>
各执一词,如何定夺?楚庄王让众将执笔在手心写字,主战的写“战”字,主退的写个“退”字。写罢,大家一齐摊开手掌展示。>
本次民主投票的结果是:中军元帅虞邱与连尹襄老,裨将蔡鸠居,彭名四人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老婆是双胞胎
我的分身帝国
摄政王的田园小萌妻
全网都是我cp粉[娱乐圈]
地师
遮天之楚天帝
傲世丹神
快穿之锦绣人生
黑曜降临:我靠裁决之力主宰异变
不败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