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富国之策(1/2)
“没错,请问有何指教?”>
李忆安问道。>
“你认为,以商贾的手段消亡突厥,现在可不可行?”>
杜如晦依然用这个问题,来反问他。>
“现在当然不可行!”>
李忆安想都不想就说道。>
“为什么?”>
杜如晦又问。>
“商贾的手段听起来不错,利益很可观,但若是让世家看到了利益,会从中阻挠,以及其他不确定的因素,没办法为朝廷掌握。”>
李忆安续道:“这一点,我曾和李郎君商讨过,现在还不可行。”>
李世民微微点头。>
杜如晦眯了眯双眼,终于开始问出他们最关键问题,道:“你认为,我们要如何对付世家?”>
闻言,李世民期待地往李忆安看过去,这是他们最想得到的答案。>
尽管在场很多人都是出自世家,但是从国家方面考虑,世家是大唐发展的阻碍,比如五姓七望的人,还不把李唐朝廷放在眼内。>
李世民是出自于关陇集团,但他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撼动五姓七望。>
在唐朝,打击世家手段最凌厉的人,是后来的武则天。>
李世民现在有这个心思,可还做不到和五姓七望,正面对线。>
“可以效仿杨广的做法。”>
李忆安说道。>
“效仿杨广?”>
李世民很不理解。>
杨广一个亡国之君,效仿他做什么?>
“你是说,杨广推行的科举?”>
房玄龄突然说道:“天下读书人基本出自世家,或者与世家有关,因为世家有藏书,也有私学。目前的察举选官,所推选出来的官员,大多和世家脱离不了关系,朝中还有不少大臣是世家的人。科举选官,是从寒门取仕,的确能打破现在的局面,整治世家和朝廷官员的关系。”>
“没错,但这是做法之一。”李忆安说道。>
“还有其他方法?”房玄龄又问。>
“富国!”>
“如何富国?”>
“官营盐铁,主要行业、产业由朝廷经营,保证国库收入,防止钱流入世家口袋。打击土地兼并,更变土地制度,改革税法,使耕者有其田,确保百姓的富足,民富才会国富,藏富于民,国力才会无穷无尽。以严格的手段,整治税收,断绝逃税漏税的行为……等等。不过,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杨广实行的科举取士想法是好的,但他的动作太急了。隋的灭亡,一部分原因也在科举上面,动了世家的利益,必然遭到世家打压。”>
待李忆安说完,房玄龄等人无不瞪大双眼看着他,眼神里有星光闪烁。>
这样富国举措,如果是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说出来,也不会太惊讶,但出自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少年之口,他何来那么多见识?>
陛下果然没有说错,这个少年,有点本事,能够重用。>
长孙无忌还想反驳两句,张了张嘴,到嘴边的话,不知道如何说出来反驳。>
因为李忆安说得太对了。>
“先生,厉害啊!”>
马周彻底地被佩服了。>
其中一些想法,他也曾想过,但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没有像先生想的那么深入。>
经过先生的提醒,马周的想法也被激发出来。>
“你所说的,具体要怎么做?”>
房玄龄心里狂热无比,又迫切地问他。>
如果那些举措真的管用,大唐的综合国力得翻上几倍,甚至还不止,他们的心情又如何不狂热。>
李世民呼吸越来越急促,也充满渴望,每一次来找先生,所得到的东西都会颠覆他的认知,先生似乎真的无所不能,无所不会。>
这种大才,一定不能让其埋没。>
“你们问那么多,要做什么?”>
李忆安故意不说,除了要为自己保持几分神秘,还要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足以弥补放走一个刺客。>
另外,富国之策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完。>
话到这里,突然中断,他们感到一阵难受,仿佛有数不清的蚂蚁,在身上爬来爬去,挠也不知道往哪里挠。>
“真的不能再说了?”>
杜如晦更为心急,差点就抓住李忆安的手臂来追问。>
“好了!”>
李世民打断道:“今天先生已说了很多,说到底,还是我们打扰先生的清静,真的不该。”>
他知道不能逼迫李忆安,以他的身份地位,完全可以把李忆安绑回去。>
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山有枝
技压群芳
涅磐之魔域森林
甘愿成魔
黯魂之刃
吴小姐,偏偏喜欢你
我死后,渣男疯了
大禅师
人性的弱点
全球异变:开局百万幸运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