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忆秦娥(1/2)
王孝通是谁,李忆安在系统的资料传承中,也能找到答案,唐初的数学大佬,最早研究三次方程的数学家,所著的《缉古算经》是唐代算经十书之一,为国子监的术数课本。>
既然他是研究三次方程,李忆安就把后来一些三次方程的解法,提前给他透露一下。>
第一句话,是王孝通后来提出的解法,现在他应该还没想到,也被李忆安提前了。>
第二句话,是南宋秦九韶提出的,一元三次方程与任何高次方程的解法,正负开方术,对于王孝通大有用处。>
华夏古代的数学成就,同样是十分伟大。>
这些深奥的话,在李良平等人听来,好像是天方夜谭,听不懂那是什么,正想反驳两句李忆安,但见王孝通闭目沉思,马上就忍住了。>
他担心,李忆安又会狠狠地抽自己的脸。>
过了好一会,王孝通睁眼说道:“来人,给我拿纸笔来!”>
马上有人送来纸笔,王孝通坐在一旁,将李忆安刚才那两句话,以及那一瞬间他脑海里出现的一些见解,全部写下来,生怕等会就忘记了。>
写满了一页纸后,王孝通停笔起来,拱手,恭敬地说道:“郎君两句话,让我所想的良多,在术数方面,我远不如郎君!”>
什么!>
众人已经忘记了,今天被震惊多少次,现在连他们敬重的王公,也如此敬佩李忆安,仿佛是自己听错了。>
李忆安连忙侧身躲开他这一礼:“王公言重了,其实我也就这样。”>
王孝通整理一下自己的衣袖,再换了一个拜师礼,更恭敬地说道:“刚才两句话,将我研究多年的难题,彻底地解了,这些都是郎君所授,因此我想拜郎君为师!”>
他是真心想拜师,自认不如李忆安,并不觉得有什么羞愧。>
此言一出,仿佛一颗炸.弹般从人群中炸开。>
王公于术数一道,是大唐最高水平的代表,还要拜李忆安为师,这谁能接受啊?>
其中最难接受的人,莫过于李良平,今天的长安诗会,本来他才是男主角,哪像到李忆安横空出现,抢尽他的风头,还把他的女主角给抢走。>
刚才他对王孝通十分尊敬,哪想到王孝通转身就要拜李忆安为师,这是把他自诩的才能,一脚踩到烂泥里面。>
“李忆安,你……你为何非要和我作对?”>
李良平身子摇晃了一下,气血上涌,眼前一黑,气得昏倒过去。>
他就是温室里面的花朵,如何受到过如此挫折,和那陆德明一样,承受不住失败。>
“良平兄!”>
卢修然马上扶着他,再将李家的人叫过来,他也不敢对李忆安做什么,唯有带着人离开芙蓉苑。>
“现在的年轻人,真受不了挫折啊!”>
李忆安长叹一声。>
众人奇怪地看着他,心想好像你也是年轻人。>
“郎君,请收下我!”>
王孝通没有被李良平的昏迷影响,再一次恭敬地说道。>
李文康就纳闷了,自己也想拜师,但要拜的是婉顺那个小丫头,怎么王公也是这样,拜一个比自己年纪小那么多的人为师。>
“不可不可!”>
李忆安扶起他作揖的手,道:“王公你看我才多大?哪能做你的老师。”>
“师者,无年龄之分,达者为师。”>
王孝通很肯定地说道。>
“不行,绝对不行。”>
李忆安看到他完全不肯罢休的样子,只好又说道:“要不,我和王公平辈交谈,你叫我一声忆安即可,以后一起来研究术数问题,如何?”>
王孝通认真地想了想,觉得也不错,笑道:“如此最好,如此最好。”>
李文康连忙跑上来,道:“郎君,我也要,其实我还想拜小妹妹为师,不过……怪不好意思。”>
“你那么笨,我才不收你!”>
婉顺嘟起小嘴,满脸的小骄傲。>
他们都被小丫头逗笑了。>
“好了,我们回去吧!”>
李忆安挥了挥手。>
这个时候,王茹婧突然在婉顺耳边,轻轻地说了两句话。>
小婉顺拉着李忆安的手,轻轻摇摆道:“姐夫,你今天好像还未作诗,那些诗都是你以前写的。”>
李忆安哄着她说道:“好好,诗我就不作了,先作一首词吧!”>
词?>
根据后世的研究,词不是宋朝独有,最早可能起源于隋唐,还有其他说法,是来源于诗经的长短句,后世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敦煌曲子词》就是隋唐的证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风云星河
我的极品女房客
萌宝成双:爹地,妈咪相亲去了全文免费阅读
武魂神尊
华丽婚姻:契约老公请领证
情深意切,前妻别逃了
异世甜宠:至尊男神病娇徒
爱无可救药
侯门毒妇
神级修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