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意指(1/2)
傅仪琴闻到了他身上的酒与胭脂味儿,喘了两口气,理了理头发,心里一股怨气又涌上来了。>
当初她憋着一口气,非要嫁给丁治平,还不是看中他有出息,跟其他纨绔子弟不一样,认为自已终有一天能妻凭夫贵,得封诰命。>
可如今看来,当初的自己果真是被猪油蒙了心!>
丁治平这些年一直窝在江洲,仕途上没有半点儿寸进,如今不要说是封诰命了,他就连进阶官品都难!>
“你又去哪了?”>
她眼神不善,丁治平一见不好,连忙便道:“那日弟妹未能为我谋得好的差事,最近我有幸得岳父大人指点,结识了吏部的黄忠义黄大人,与他去醉香楼喝酒了。”>
丁治平嘴里所说的黄大人,是尚书省下吏部的正五品郎中,这黄忠义之祖父原名黄四,后得先帝赐名为黄虎,在开国之后被封县伯,食邑七百户。>
黄氏后人也算是争气,黄忠义的二叔任东都河南尹,黄家子孙之中在各地也是担任官职。>
听到丈夫是跟黄大人出门喝酒,傅仪琴脸色好了许多。>
只是听他提起谢氏帮忙不力,不免又诅咒了两声。>
看她不像刚刚细眉倒立的模样,而是有恨记到了谢氏身上,丁治平松了口气,狠狠的瞪了丫环一眼:“还不快去端茶。”>
“到底什么事儿,竟发了这样大的脾气?”>
丁治平替傅仪琴顺了顺胸口,不由就道:“仔细急坏了身体。”>
“还能有谁?还不是傅明华那小贱人!”傅仪琴冷笑了一声,将今日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丁治平心里自然是知道妻子打算的。>
从心底里说,他觉得傅明华说的并不是没有道理。>
傅仪琴从嫁进丁家的那一天起,便从未侍奉公婆,受过姑子的气。>
他倒是有些担忧如今妻子回到娘家,得罪了傅家人,到时将他们一家赶了出去。>
若是能如傅仪琴所说,使丁孟飞娶到傅明华,那自然是千好万好,可若此事不成,到时反倒坏了傅、丁两家情份,那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他心里虽然这样想,嘴上却不敢说的。傅仪琴这些年积威甚深,他也是凡事懦弱惯了,不敢再提。>
“哼。”傅仪琴冷笑了一声,伸手理了理衣襟:“走着瞧,日子还久得很,待到他日让她落进我手里,我倒要好好教教她规矩!”>
傅明华只觉得耳朵发烫,想来也是傅仪琴在诅咒她。>
她摸了摸发红的耳朵,碧箩忍不住就道:“今日的事,要不要奴婢知会付嬷嬷一声?”>
今日傅仪琴当众为难傅明华,几个丫头都看在眼里。>
付嬷嬷是谢氏身边的贴身嬷嬷,与安嬷嬷一个主外,一个主内,深得谢氏信任。>
碧箩的意思就是在向谢氏告状。>
只是告状若有用便罢了,告了结果没用,说了也是白说。>
傅明华摇了摇头:“不用了,恐怕母亲正在烦心。”>
一旁正为她收拾着衣裳的碧云一听这话,便愣了愣。>
碧蓝为她剥着柑橘,她拿了银签叉着刚剥好的橘子送进嘴中,酸得眼睛都眯了眯。>
谢氏从宫中回来便‘病’了,依傅明华看,这个病恐怕是心病,不大好医。>
她笑意发冷,又叉了一瓣橘子送进嘴里,不再说话了。>
齐氏隔了两天又来了一回,这一回则是由建元七年的状元提起的。>
“建元七年时,那杜郎君实在是文才风流无人可及,以三十二岁的年纪被皇上亲点为头名状元。”齐氏做出一副回忆的样子,“杜状元被朝廷派到岭南任职,婢妾当时倒有幸见过杜状元一回。”>
她自顾自的说着,傅明华拿了琴谱,在古筝上拨弄。>
几个丫环倒是觉得琴声悠扬,只是齐氏聒噪未免有些惹人厌烦。>
齐氏自个儿倒像是没察觉一般,见傅明华不睬她,也说得来劲儿,还凑近了她一些:>
“不过这杜渐德最出名的可不止是文才而已,大娘子可还知道其他的?”>
傅明华低垂着头去端一旁的茶杯,听到这话,眼神便晦暗莫名,她端了茶杯,挡住了嘴角边的狰狞,望着齐氏,眼神冰冷。>
直看得齐氏浑身发寒,本能别开了脸,待心里一定回过头再去看她时,却见傅明华浅浅的笑着,嘴唇虽然被茶杯挡住,但是眼睛下方却露出两抹卧蚕,眼中漾着温婉的笑意,刚刚的凌厉倒像是她自己的错觉了。>
“据说这杜渐德最出名的,还是他的痴情。”齐氏抚了抚手臂,上半身倾斜着朝傅明华靠得更近了些:“他的妻子是他的表妹,自小定下婚约的,夫妻俩恩爱异常,婚后数年杜娘子未曾为傅家延续香火,却也未影响夫妻感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懒懒小萌妃:误惹妖孽坏王爷
韩四当官
秀才娘子
极品仙医
我,S级向导,换个男人怎么了?
仙级保镖
娱乐小白进化史
大唐公子羽
我们不收好人卡
行走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