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七百八十八章 赵煦:不赚就是亏(3/3)

吴与曹村南北相直,若筑小吴,则恐左强而右伤……”

赵煦听着,嘴唇动了动。

他当然知道,小吴筑堤的结局——决口!

从此,这一条河段,就成为了大宋王朝的伤口。

不停的决堤、溃堤,不断的出现险情。

元丰八年,赵煦刚刚即位不久,这条堤坝就再次出现险情。

亏得当时的判大名府韩维,还算用心。

也亏得赵煦派出了大量禁军,在宋用臣、苗授的率领下驰援救灾。

最终是靠着钞能力,才堪堪守住了小张口,没有让洪水冲垮小张口,然后冲向小吴口,再次将整个河北,变成汪洋。

而这一切灾难的源头,就是当年,回河派们异想天开的小吴口筑堤计划。

一场典型的 !

企图让黄河讲政治。

然而黄河表示——我不懂啊!

但在当年,回河派是朝中最强大的一股势力。

而这个张问,却在彼时,选择了反对。

毋庸置疑这是需要有勇气的!

因为大多数政治生物,并不会因为被人指出了错误,且因为自己的错误而遭受了失败,就重用那个指出错误的人。

大多数政治生物,只会觉得——为什么你要和我逆行?

于是,将这个该死的逆行者抓起来,反复批判。

“其后河果决于小吴……乃迁淮南东路转运使……”

唔……果然是吕家神仙的人啊!

在这个时候能保住人,还能将之升官的,也就只能是吕夷简了。

“先帝即位,加直集贤院,再迁河北转运使……”

“熙宁中,再议回河,欲以三十万军民,自澶州向北筑堤……问上书坚以为不可……”

又开始逆行了!

而结果,自然是很清楚的。

熙宁十年,黄河再次决口于澶州,形成二股河,冲向了徐州。

于是,苏轼怒气冲冲,开始了胡言乱语——汝以有限之材,兴必不可成之役,驱无辜之民,置之必死之地!

看似是在喷王安石,但傻子都知道在阴阳怪气谁。

这为后来的乌台诗案埋下了祸根。

而另一个逆行者张问的下场,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元丰二年,中书侍郎臣安礼,曾以臣问可堪六部,举于先帝,先帝以为,臣问不可用为国家重臣……乃迁知潞州、汝州等,元丰八年改知河阳府……”

赵煦听着,差不多已经在心中勾勒出了此公的画像了。

一个有能力,但脾气很犟,特别喜欢逆行的老臣!

同时,他应该和吕家关系非常密切。

同时,与种家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搞不好,还与韩琦也有着关系。

毕竟,吕公著的哥哥吕公弼的原配,就是韩琦的女儿。

于是,赵煦问道:“王卿可见过这位大臣?”

王子韶答道:“奏知陛下,臣还未曾拜谒过……”

“只是听说,臣问廉洁,归京后就一直住在朝集院中……”

“左相吕公,多次请其搬到吕府,其一直婉拒……”

赵煦听着,点点头,然后开始在心中寻思起来。

他现在差不多能猜到吕公著的心思了——可能是想让这个老人,在其人生暮年,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至少,在史书上留下一点痕迹。

而吕公著的面子,赵煦当然要给。

只是……

“朕该怎么利用这个事情,来推动朕的议程呢?”赵煦想着。

现代的留学生活,完全的改变了他。

让他沾染了太多现代人的特性。

其中之一就是——不赚就等于亏!

得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必须将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条件都利用起来。

因为,他真的真的需要这些东西,来完成原始积累,来推动国家向着他想要的方向前进。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斗罗:悟性逆天的我想当咸鱼 网游之枪破苍穹 我居然不是诸天群群主 遮天之人王 村庙 财阀小娇妻:叔,你要宠坏我了! 我成了表哥的白月光 太素 武林幻传 我是贾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