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百四十四章 祭天(1)(3/4)

十一子普宁郡王赵佶了。

在官家没有诞育皇子前,普宁郡王就是对皇权最大的威胁。

所以,养母邢氏,爱子心切,主动放出先帝的批语,降低十一郎的威胁,也是情理之中。

这样想着,太皇太后不免就有些忧心。

当然,也就只有忧心而已。

因为,太皇太后相信,向太后也好,官家也罢,都不信的。

道理很简单——张茂则是她赐死的。

谁会信她会怀念张茂则?

所以——此必他人欲离间天家骨肉。

……

在燕达父子率领的御龙诸直及禁军扈从下,赵煦出宣德门,不过百余步,便到了景灵宫。

在这里,宰执大臣已率着在京文武官员静候着。

今夜景灵宫,同样的灯火通明。

礼部和大宗正的官员们,更是早就提前将景灵宫内外,都扫洒了一遍。

远远的看着,就好似一座光照四方的仙殿。

赵煦大驾抵达时,礼乐随之奏响。

大宗正赵宗晟、同知大宗正赵宗景、嗣濮王赵宗晖,这三位宗室近支长辈,领着文武百官上前恭迎着:“臣等恭迎皇帝陛下!”

“今日冬至,臣等乞陛下德音下降,以为内外臣工之典!”

说着,乌泱泱的数百名文武大臣,伏地而拜。

在景灵宫中,还有更多的在京文武官员,跟着伏地。

赵煦端坐在玉辂车中,依着提前就已经背好,由学士院写好的文章,说道:“今日冬至,朕承六圣鸿烈之休,御千载丕平之运,仰赖母后,维持我家,保佑三年之间,申锡九畴之叙,宾礼故老……”

“朕今出宫,告祭祖宗,祷于天地,愿推本建隆之旧章,复举熙宁之故实。执鬯以祼武之致用,惟新厥德,永孚于休!”

于是,群臣再拜:“恭维皇帝陛下,能作威作福!臣等惶恐,乞陛下御列圣之殿,祭于祖宗御容之前……”

赵煦端坐着,沉声答道:“可!”

于是,礼乐大作。

群臣再拜而起,礼部尚书王存以及大宗正赵宗晟等臣子,率着诸太庙斋郎,身穿祭服,来到玉辂车前,齐声恭维:“乞陛下降车!”

于是,玉辂车的车门被打开,赵煦捧着白玉圭,头戴平天冠,二十四琉垂于眼前,在群臣注视下,从玉辂车中下来。

接着,就在群臣簇拥下,分祀诸殿。

都是早就彩排好的礼仪,如何行动,如何行礼,如何拜祭,赵煦都已提前演练过了。

群臣也考虑到,赵煦年纪还小,体力上可能有所不足,所以简化了许多程序。

譬如说,祭文和祝词,大都交给了三位宗室长辈代为念诵。

也譬如祖宗之制,冬至日祭祖,本该是在冬至日前三日就开始。

并且需迁居大庆殿,并在大庆殿斋宿,此外连续三天,都是子时出宫,至景灵宫逐室祭祀、行礼。

还需去太宗、真庙、仁庙、英庙、先帝各自降生之地祭拜。

这些都被大臣们从权省略掉了。

今夜真正需要赵煦亲自主持,并且全程参与的祭礼,只有赵煦父皇御容神主所供奉的宣光殿。

其他的都只需要走个流程,大概就是进殿-行礼-拜-再拜。

其他事情,都有礼官和宗室长辈代劳。

即便如此,整个流程,前后也花了将近一个时辰。

直到三更天时,方才结束在景灵宫中的祭祖。

赵煦却是来不及休息,便又在群臣簇拥下,登上玉辂车,在禁军的开路与扈从下,向着汴京城南的寰丘而去。

好在,童贯是个懂事的。

在玉辂车中,给赵煦准备了用于饱腹和补充能量的点心与茶汤。

其他文武大臣,就没有这么好命了。

他们须得顶着冬日深夜的寒风,骑着马,跟着大驾卤薄,浩浩荡荡的前往南郊的寰丘。

一路上是饿着肚子,撑着被冻的发抖的身体。

好在,今年虽然较往年冷上许多。

但,因为棉布的普及,他们大都都穿着棉衣、棉鞋、棉袜(北宋官员,有法定的四季赐衣,根据级别不同,所赐衣、布数量不同,而能参与南郊祭天的文武官员,最低的级别,四季衣赐都在五匹以上(在京文臣京官以上、武臣大使臣以上、诸卫将军)【嘉佑禄令】)。

所以,倒也没那么难受。

卤薄大驾,自出南熏门,远远的就看到了寰丘所在的祭台,已点起了数不清的篝火,火光映照着天穹,直把那七豪。

他的政治野心大的很呢!

奈何,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而且……

就算赵煦当时能反应过来,肯接住大胡子的橄榄枝。

以大胡子的性格与为人,恐怕,赵煦可能会和汉少帝一样,落得一个无了的下场。

想着这些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超级兵神 长夜余火 仙缘无限 奥特曼之被居间惠捡回家 吞噬九重天 男团的女助理 极拳暴君 暗夜游侠 人类往事之猩球大战 闪婚萌妻,总裁请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