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乱世谋正略(1/2)
“阿呆!”>
朱元璋终于想起来了,阿呆可是陈家忠实的仆人。>
“阿呆,你,你怎么到了这步田地啊?”>
阿呆现在就像个野人,免不了让人疑惑不解。>
“唉,重八兄弟,哦,不,朱大帅……”>
阿呆看着面前的朱元璋,他已经不是曾经给地主放牛的朱重八了,竟然是如此威风的义军大帅,赶紧改口道:>
“真是一言难尽,那一年,少爷带着我们全家出走……”>
朱元璋和阿呆坐在枣树下,午后的阳光煦暖如春,阿呆便详细给元璋讲述了那段过往。>
“唉,也不知少爷他们现在身在何处,阿呆就在家候着,总有一天他们会回家来的!”>
多么忠诚的家奴啊!>
“阿呆,重八自从和少爷分别后,一晃已经五六年,现在虽然每日东征西战,成为了义军的首领,可重八对少爷思念甚矣!”>
朱元璋无限感慨道:>
“乱世出英雄,重八相信聪明睿智的少爷,一定不会有事,我们肯定能和他再次见面的!”>
元璋站起身来,枣树上的乌鸦叫得人实在烦躁无比。>
“啪!”>
元璋旋即挥手一掌,击向了这棵百年老树。>
“咔嚓!”>
足有二人合抱这般粗细的枣树,发出了一声清脆的断裂声,树干居然被朱元璋一掌击折!>
“啊……”>
众人大骇!>
元璋真乃神力啊,这一掌没有千斤力度,也有八百斤重了!>
呼啦啦,树顶上的黑鸦惊恐飞逃,树倒了,它们的家自然也就没了。>
“阿呆,你可愿意加入义军?”>
朱元璋不会就这样丢下阿呆,动员他加入到自己的队伍中。>
“我,我自然愿意!”>
“好!”>
元璋很高兴,一把拉住阿呆的手,便朝院外走去。>
“大帅,等等……”>
阿呆转身往回走了几步,这就要离开了,他还真有些舍不得。>
虽说自己只是陈家的奴才而已,可这么多年来,阿呆早把陈家庄当成了自己的家,充满着深深的眷恋。>
“老爷,老太太,奴才这就要跟随朱大帅走了,上天保佑您二老,等到打败了鞑子兵,少爷回来了,阿呆还来陈家为奴!”>
阿呆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朝着山后方向,倒地磕头道。>
朱元璋一怔,这个阿呆还真是有情有义之人,就连已故的陈家老太爷、老太太,都依然记挂在心里。>
元璋也想起了老太太的模样,当年他在陈家避难疗伤,老太太可真是菩萨一般的人,对他关心照料有加。>
“扑通!”>
元璋也跪了下来,同样磕了三个响头。>
“陈老太爷、老太太在上,他日重八若得圆满,定然在陈家庄为二老修祠建庙,歌功颂德!”>
两个人各自祷告了一番,这才起身而去。>
同样在缅怀逝者,但阿呆和朱元璋的胸怀大为不同,阿呆只想继续作陈家的奴仆,尽忠尽孝,而元璋的志向却是天下……>
回到义军队伍里,朱元璋立刻恢复了统帅的模样。>
“传令,军队开拔!”>
朱大帅向朱升下令道。>
朱升立刻高举令旗,几万人的大军便整齐有序地排好了队列,并按既定的节奏和序列,开始出发。>
朱升何人?>
他是明代开国谋臣,官至翰林学士。>
因朱升出生在晨曦之初,太阳东升之际,其父取之昌盛、吉祥之意,为其命名为朱升。>
至正十七年,朱元璋一路攻城掠地,重兵包围徽州府城,为免百姓受害,朱升冒万箭之簇,独立城下,说服守城元帅福童开城归降。>
后来,朱元璋又攻婺源,却“久拒不下”,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这里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相当于诸葛亮。>
朱元璋闻言大喜,微服夜行,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拜访朱升。>
朱升果然智慧超群,对朱元璋也是佩服有加,二人彻夜长谈,彼此畅所欲言。>
最后,朱升向朱元璋呈交了三个计策:>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朱元璋甚为欢喜,不住点头……>
短短九个字,囊括了乱世之中的治世谋略,足以体现出朱升赛诸葛的智慧。>
他的政论从战略上提出了创基立国的策略,朱元璋在之后十年之久,只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宋王妃不好当
鉴宝金瞳
大辽之梦游天下
八岁小狂后
恶魔召唤
老大是女郎
英雄与地下城
超级抽奖
当我坑男配时我在想什么[穿书]
宠妃驯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