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八宗罪(1/2)
乌云压阵。>
南中国即将迎来第二次大规模的战役,空气骤然紧张起来。>
朱元璋的大军就要兵临城下了,张士诚难道还在呼呼大睡?>
“先生,元璋听说张九四重用了三个伪文人,在统领大军?”>
朱元璋远望隆平城,饶有兴趣地问道。>
“吴王是说‘黄菜叶’吗?”>
刘伯温呵呵一笑,他今天也难得放松,同样充满了嘲讽的口气。>
“张九四居然也自称为‘吴王’,现在天下就有两个吴王了,哪一位才是真的呢?”>
朱元璋想到了隆平的吴王,不觉有些愤怒,他张九四也配?>
要想证明谁才是真正的吴王,当然很简单,那就是看谁能笑到最后,而失败的一个自然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形势自然对朱元璋这位吴王最有利,他听从了刘伯温的意见,要将吴周政权顺利蚕食,逐一消灭隆平外围的广大军事力量。>
首先要控制泰州、徐州、淮安、宿州等地,紧接着荡平淮河下游,再攻下湖州和杭州,最后就只剩下隆平了。>
刘伯温详细查看了地图,又深入分析了张士诚的疆域特点,采用了南北分立,中间钳制核心的作战思路。>
现在是时候,彻底清剿张周政权了,但任何一次集团化、大规模的战役,都要有个站得住脚的行动纲领或者口号。>
在舆论和名义上,要给战争冠以合法和有利的名称,这是必须的。>
朱元璋当然也不例外,他请刘伯温给他做这次的战斗檄文。>
刘先生当仁不让,思虑了几日,便列出了张士诚的“八宗罪”。>
这比当初征讨陈友谅时,显得还要“合法”,张九四实在是罪大恶极了。>
“一,贩卖私盐,造反杀入,聚众闹事有之。”>
“二,投降元廷,后又卖主求荣,出尔反尔,背信弃义有之。”>
“三,占据浙西,自立为王者也。”>
“四,犯我疆域,再次投元,厚颜无耻甚之。”>
“五,盘踞富庶之地,拒缴赋税有之。”>
“六,狐假虎威,阳奉阴违,谋害朝廷官员甚之。”>
“七,兔死狗烹、无情无义甚之。”>
“八,吃里扒外,挖我墙脚有之……”>
以上“八宗罪”直接把张士诚的人皮,从里到外全都扒了一遍, 裸只剩下了一副丑陋无比的骨架。>
“朱秃子神经错乱啦!”>
张士诚闻言,气的暴跳如雷,大骂着朱元璋,可对方没事,他先疯了!>
口水战只是政治斗争,谁胜谁败还要看拳头,而不是嘴巴。>
作战檄文发布后,马上就进入了实质性的战斗之中,朱元璋命令徐达,开始攻击湖州和杭州,剪断张士诚的羽翼。>
兵不厌诈、声东击西。>
朱元璋首先发出了进攻隆平的虚假信号,而徐达则率领了二十万大军,向太湖挺进了。>
徐达很快进入太湖,开始疯狂扫荡张士诚的守军,最后只剩下了三里桥一个据点,张士诚这才发现上了当,急忙向湖州派兵增援。>
湖州守军将领张天骐有着和徐达一样的性情,他可不像主子张士诚那般没血性,既然徐达来攻,便打开城门,冲出去咱们拼个你死我活!>
别人都是死守城池,以坚守为上策,而张天骐却反其道而行之,倒让徐达大感意外!>
心中很自然对张天骐多了几分敬重,徐达不敢大意,这样的对手才能彻底调动起常胜将军的战斗激情。>
张天骐兵分三路,杀出了湖州城,徐达也有针对性地进行对抗。>
两军相对勇者胜,但比勇敢更重要的是智谋,张天骐毕竟经验不足,被徐达率先看出了破绽。>
他命军队集中攻打张天骐的南路军,这支队伍非常松散,很快被徐达击溃。>
另外两路军看到兄弟们在仓惶溃逃,哪里还有战斗力可言,也都纷纷开始往城里逃窜……>
张天骐看到无法和徐达再拼肌肉了,赶紧调整了战术,采用了进城防御的策略。>
徐达继续加紧攻势,双方进入了传统攻城和防守的战争节奏。>
与此同时,张士诚派出的援军也赶到了,首将是曾和张士诚一起闹革命的李伯升。>
他是曾经“十八条扁担起义”中的一条扁担,与张士诚是亲密战友。>
但李伯升已经老矣,而且战斗经历非常尴尬,几乎全是败绩,没有能拿得出手的胜利记录。>
当李伯升来到城外时,他并没有急于进攻徐达的军队,而是冷静地观察了形势。>
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长生骨之74局
转世为花妖
桃花马上请长缨
我的阿玛是康熙
了不起的男神
怪谈犯罪事务所
至尊龙婿
帝国珍宝
从继任太守开始三国
最终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