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帅府的晚宴(1/2)
“天下纷争不断,元璋为天下屈请先生,不忍生灵涂炭,元璋痛心疾首,不知何日能安?”>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发问道。>
两个人对视着,刘伯温这才开口道:>
“天道无常,惟德是辅,不乱杀一人者能定于一。”>
朱元璋闻言点点头。>
又是一阵沉默……>
帅府的宴会终于开始了,朱元璋携刘伯温等人,缓缓入席,文臣武将们也都按座次陆续入座。>
菜品果然简单,闻不见那种可以沁入心脾的肉香味,连主食都是脸色较重的粗粮做成。>
陈功等人的心里不觉诧异,原来帅府的生活水准并不高,吃住都充满了艰苦朴素的意味,并不存在对谁另眼先看的问题。>
“今日大帅府中盘龙卧虎,吉星高照,雅韵祥和,流光溢彩,蒙大帅不弃和信任,又得贤良前来助力,实在可喜可贺矣!”>
李善长首先发言,他和汤和是大帅的左右司郎中,是大帅行事的主持人之一。>
扫视了大家一遍,李善长的目光最后停在了刘伯温的脸上。>
“刘先生乃隆中诸葛,陈公子等人亦是人间龙凤,请大家举起茶盏,咱们共饮一杯!”>
李善长的话说的漂亮,众人心里都充满了暖意。>
宴席正式开始,李善长和汤和向大家劝菜,朱元璋和马夫人微笑着向大家致意。>
开吃,还等什么,帅府今日请客,不上美酒,不给硬菜,吃饱就好。>
小青努起了小嘴儿,看来在这没有吃大餐的口福了,不过也不能亏待了自己的肠胃,便甩开腮帮子大吃起来。>
其他人也都举箸用餐,气氛还算轻松愉快。>
别看菜品过于简单,可味道确实不错,口感超爽,全是一些时令蔬菜,众人越吃越有滋味了……>
“听说先生是进士,能否即兴赋诗尔?”>
朱元璋忽然语气一转,向刘伯温发问道。>
“此乃读书人的日常,如何不能?”>
刘伯温心中冷笑一声。>
朱元璋已经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刘伯温虽然戴着光环,但一切还要进一步验证,朱元璋需要的是帮扶自己的真才实学。>
“以此为题如何?”>
朱元璋举起手中的筷箸说道。>
“好!”>
刘伯温十分镇定,随即脱口而出:>
“一对湘江玉并看,二妃曾洒泪痕斑”。>
朱元璋闻言,轻轻摇了摇头。>
“秀才气味。”>
此言是在说明,这句诗平淡无奇,完全是文人的矫揉造作而已。>
“请听下两句。”>
刘伯温笑了笑,紧接着吟道:>
“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侯一借间。”>
这才是完整的一首诗,前两句借物说物。>
朱元璋举起的筷箸是用湘妃竹制成,而湘妃竹相传是舜帝当年的两位妃子娥皇和女英,在得知舜帝已逝,终日以泪洗面,最后眼睛里的血泪,滴入湘江竹中,将竹子染成了血红色。>
而后两句,则引入汉刘邦和项羽争霸天下的一则故事,当年刘邦与项羽正处在胶着状态之中,有人献言要刘邦分封那些作壁上观的六国后代为诸侯。>
刘邦犹豫不决,去找张良商议,当时张良正在用饭,闻言表示坚决反对。>
他当即抓起了一把筷箸,一根根摆开来,向刘邦阐明了立场……>
刘伯温能巧妙地紧扣出题,道出了天下纷争的谋略,实在是技高一筹、语惊四座。>
不仅仅是朱元璋感到了满意,在座的谋臣武将,包括陈功也都暗自佩服。>
只有一个人心里感动了不畅。>
他就是李善长,自从得知大帅独自出城,去迎接天赐的贤良之人,内心就有了不安。>
在这之前,大帅每遇到重大军情和各种决策时,都会找他商议,刘伯温的到来让他充满了压力。>
这也是一个人很正常的本能反应,当他人的出现,有可能危及到个人安危时,就会萌生嫉贤妒能的想法。>
但李善长还不能表现出来,他和朱元璋一样,还要继续试探和观察刘伯温。>
马夫人一直沉默不语。>
她在观察每个人的神情和表现,这个朱元璋贤良聪慧的女人,从来都不会在众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态度。>
朱元璋和李善长在试探刘伯温,其他人也都在冷眼旁观,倒是像陈公子这样的人,似乎只关心着吃喝,显得毫无心计。>
“多谢大帅及众位高贤抬爱,令刘伯温感动不已,今日欢宴已然心满意足,在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嬷嬷也风情
奇门药王
大清话事人
步步入婚:总裁的致命宠妻(已完结)
师兄真的很欠打
火影之祸害
迷糊穿越:妖孽美男成群
无上武神
秦时崛起从覆灭六国开始
高手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