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民以食为天(1/2)
可口的农家饭端上了桌。>
这是一种久违的氛围,完全有种“家”的感觉。>
这些时日,陈功和家人们就像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四处奔逃,有时连流浪汉都不如。>
黑瓷大盆里盛着大杂烩,有土豆、地瓜、萝卜和青菜,这是小青的创意,虽然是很平常的一道农家菜,但味道却很特别。>
空气中散发着一股浓郁的味道,微辛中夹着醇香,众人忍不住闭上眼睛,深深地吮吸着。>
“妹子,你在里面放了什么调料?”>
妇人的反应最强烈,她可是饭店的厨娘,味觉自然最为灵敏,却从未体验过这种味道,惊诧地皱起了眉头。>
小青无法做出回答,她只是拿着少爷给的几个小瓷瓶,兵按他的吩咐,在饭菜出锅时,倒进了少许。>
“哦,这位姐姐,小生家里以前也是开饭店的,从小在娘的身前缠绕,久而久之便有了一些体验。”>
陈功有些得意地说道:>
“小生按照我娘的做法,给饭菜里加了一丁点提味剂,便有了这种味道!”>
陈功的话让妇人更加疑惑,主动请求要目睹“提味剂”的神奇。>
桌上摆着两个白色的小瓷瓶,好在瓷瓶在元代并不稀奇,并未引起大家的过多的关注。>
元瓷的造诣在历史上,也有很高的水准,民窑所产瓷器在老百姓家中亦是常见。>
妇人打开其中一只瓷瓶,将瓶口对着鼻孔,微微嗅了一下。>
“阿嚏!”>
马上打了一个响亮的喷嚏,妇人一脸的惊异。>
“这,这是何物啊……”>
农夫的脸上始终挂着疑云,他见妇人的反应如此强烈,一把夺过了瓷瓶,赶紧凑近闻了闻。>
“啊,味道真冲!”>
农夫摆摆手,赶紧将神物放下,眉头皱的更紧了。>
陈功的亲眷们,都露出了笑意,他们知道少爷的神奇,这对陈功来说,显的微不足道。>
刘伯温在冷眼旁观,他始终不动声色。>
“咳咳,那个啥,这是胡椒,原产自西域,是小生家中积攒下的一味调料,这个嘛……”>
陈功不再卖关子,赶紧解释道。>
“这是小磨香油,原料取自上好的胡麻籽,也是世间少有的佐料……”>
妇人闻言,双手捧起这两瓶调料,眼睛瞪得溜圆,一脸的欣喜,仿佛如获至宝。>
“公子有所不知,贫妇酷爱烹饪,远嫁到岳州,就为能吃到洞庭湖里的鲜鱼……”>
岳州?洞庭湖?>
众人一听,原来他们到了所谓的岳州,洞庭湖就在附近了。>
仔细端详妇人的神态,陈功忍不住想笑,努力用手掌掩饰着自己的表情。>
妇人的眼睛一直盯着两瓶神器,脸上的肌肉几乎僵住了,完全一副职业伙夫,遇到烹饪宝典一般的震撼与痴迷样……>
匠人就要有专业精神。>
一顿大烩菜吃的大家热火朝天,小青很有成就感,不过,她天生爱吃肉,饭后一直纠缠着陈功,想要吃那种带皮的“ 棒”。>
陈功顿生怜香惜玉之情。>
想想自己也很久没穿过了,这门手艺也不能搁下太久,万一穿越系统升级了,自己还是旧版本,岂不糟糕!>
入夜。>
陈功来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商场,大约有半年时间没来逛了,这里似乎进行了大装修。>
店招和各色海报上,分明标注有“欧妮马”的牌子,以前那个牛叉的“逗尼宛”品牌,竟然倒闭了。>
哎呀,那自己的贵宾卡不会作废了去吧!>
穿回来后,是有时差的,那边已是深夜,而这里却是大清早,来采买物资的市民,开始络绎不绝。>
老头老太太来的最早,他们习惯于排队买比外面便宜两毛钱的鸡蛋,而耗时往往会大于两个小时。>
还有各色生鲜蔬菜瓜果区,也是市民热衷的场所,宛如赶早市一般。>
陈功自然要赶时间,他熟练地挑选了一些熟肉,还有调味料,足有两大包,抓紧去收银台。>
一摸口袋,坏了,银行卡没带!>
肯定是在“长征”路上遗失了,以前那个“逗尼宛”商超,是可以直接刷脸的,哥们可是超白金客户,不用带现金和卡片。>
现在换了牌子,不知可否……>
“小妹,刷脸!”>
陈功面对漂亮的收银小姐,依然是一脸的不正经。>
“刷什么?”>
收银员没听清,头也不抬地问道。>
“哦,刷虹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诱妻成婚:前任蓄谋已久
重生之黑萌影后小涩
我在广州打工
小妻子太凶,陆爷把持不住了
农门多喜
凤衔金枝
二号首长
废柴逆天:妖娆狂妃难自弃
战锤:开局就是灭世危机
震惊,前夫带三胞胎空降抢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