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思潮(1/2)
这时候,同行的另一位物理学家笑着接过话说道。
“……要是没有‘观测者文明’赠送的‘可控核聚变’技术,我们要想实现可控核聚变还不知道要多久。现在可是看到了希望。”
“而一旦可控核聚变技术突破实现,那带来的影响可谓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是……”
那一位先前说话的物理学家也笑了,点了点头。
而这时候望着窗外天上的吴木,再出声说道,
“……最重要的影响可能是,我们知道了他的存在。那不管多么遥远……知道了,我们的心理就会发生变化。”
“当然,也可能在日积月累中消磨了这种想法,毕竟我们接触不到他。”
吴木说着话,止住了声,转过头。
两位物理学家听着沉默了下,紧跟着,其中位物理学家乐观地说了句,
“这或许是件好事,知道边界的存在那我们总有一天就会突破边界,确实知道其他文明的存在,不管多么遥远,我们也终究会有和‘他’交流的 ……或许算是对人类文明来说,有了一个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嗯……”
吴木应了声。
三个人掠过了这个话题。
“吴教授,你觉得我们人类文明最大的价值是什么?”
“身在其中,难窥全貌。不知道。”
或许还有一种影响……就是这两个考验的问题,可能会长久地困扰着人类。
……
纪拙花了些笔触,写下了这路途中的一幕对话过后,
剧情就再较快地往下继续发展着。
文中。
吴木回到首都大学之后,
周围似乎一切都未曾发生过,
学生们依旧在上学,大学里的讲师们依旧在讲课。
只是这只是一起变化的开始。
很快,首都大学内,一些核聚变领域的专家和材料等领域的教授都被秘密抽调走了一部分。
吴木知道这个,只是因为与会的一些专家教授在会后依旧保持着一定的交流。
而同时,不知道是出于何种想法和目的,
官方对这件事儿的相关准备和措施,都用将信息同步给当时与会的专家教授们,
比如‘观测者文明’赠送的‘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究和掌握。
吴木知道,
官方抽调了大量专家, 再这些专家学者的加入下, 那些数据中‘可控核聚变技术’部分资料被解码翻译完成。
在相关专家进行研究掌握这‘可控核聚变’的技术后,
发现这份资料中,包含着一条崭新的实现可控核聚变的完整道路,
一份技术还是彻底完善成熟,大概能到人类文明对二代, 甚至三代小型聚变反应堆的程度。
于是,
在这些专家掌握了这‘可控核聚变’技术之后,
轰轰烈烈的‘新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建造工作就开始了。
书中吴木所在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资源在这个项目中,成立了一个偌大的项目组,
在海边一处位置合适位置选址,由一位可控核聚变领域的权威院士担任项目总负责人,建造这个实验堆。
实验堆的目标是直接达到示范堆的标准, 能进行相当功率的发电供电。
而与此同时,
除了吴木所在国家以外, 其他一些大国, 也在轰轰烈烈进行着‘可控核聚变实验堆’的建造。
至于一些小国,即便是他们也同样能接收到这份资料,
但他们能找到掌握这份技术资料的人才都很少,也没有这个资源和能力去建造可控核聚变的反应堆。
于是,
几乎是必然的, 几个大国之间,掀起了一种可控核聚变反应堆建造进度的竞争风潮。
而同时,
各个大国都还进行另一件事,
就是黎曼猜想的证明。
抽调相关学者着重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通过政策措施,刺激相关学者研究者对这方面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同时大力鼓励基础理论研究。
毕竟基础理论的研究是系统的。
可能某个并没有什么太大实际价值的结论,就是黎曼猜想证明的前置条件。
也可能缺乏一些基础理论,让黎曼猜想的证明始终停滞不前。
不过这些,
和吴木这个历史系学者都关系不大。
他依旧是照常上课,做他的历史研究。
只是偶尔收到官方那边同步过来的相关消息,才会思考一些关于‘观测者文明’的问题。
不过观测者文明发来这电磁波信号带来的影响,还是在整个社会展现,
也在吴木周边呈现。
最开始,主要是在思想浪潮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帝凰:神医弃妃
快穿之身败名裂
狄青
超神废婿
武田家的明国武士
都市:我是绝世高手
元素御座
特种教师
女战神的黑包群
我是哥斯拉之无限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