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佛朗基匠人(1/2)
收复重庆后不久,朱由榔便得到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重庆城中有一些佛朗基匠人。这些人原先在广东壕境以打制火炮、火铳为生。因为技艺精湛,在当地小有名气。>
正巧当时的川陕总督李国英需要一批制作火器的工匠,便向广东同僚提了个要求索要一批匠人。>
李国英许以厚利,自然有人愿意毛遂自荐。>
一批居住在壕境的佛朗基人主动找上门来,愿意迁移到重庆替清军制作火器。>
清军守重庆所用的佛朗基炮便是他们制作的。至于各式火铳自不必多言。>
朱由榔直是大喜。>
这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递枕头啊!>
他正愁手中火炮、燧发枪弹药用尽无处补充呢,就在重庆发现这么一批人才。>
简直是意外的收货!>
朱由榔当即下旨召见了这批佛朗基匠人的代表。>
作为代表觐见天子的佛朗基匠人名叫佛朗西斯科·迪赛瓦尔,年纪大约在四十岁左右。>
一头自来卷的红发,湛蓝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唤起了朱由榔后世与欧罗巴人打交道的种种回忆。>
“尊敬的大明天子,我是一名佛朗基匠人,来自壕境,很高兴拜见您。”>
朱由榔直是吃了一惊。>
“你会说汉话?”>
事实上这名佛朗基匠人不但会说汉话,连各种称谓都是用的本地的。>
除了夹带一些不太标准的音节,与本地汉话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
“我们来到大明已经十余年了。”>
佛朗西斯科解释道。>
朱由榔点了点头,心道原来如此。>
这便不奇怪了,长期的生活使得他们已经适应了明朝的风俗习惯,并沾染了本地的风土人情。>
更让朱由榔感慨的是此人很懂得变通,见大明得胜便主动前来示好。>
对这些雇佣匠人来说,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效忠对象。>
谁给他们钱谁雇佣他们,他们就替谁做事。>
以前是李国英、高民瞻雇佣他们,他们自然替清军做事。>
现在重庆城易手,他们为了吃饭自然要另寻下家。>
这种单纯的雇佣关系反倒是让事情变得简单了许多。>
“嗯,很好。听说你想要见朕,不知是何事啊?”>
朱由榔欲擒故纵,有意要让佛朗西斯科先开口。>
虽然他十分希望对方能替自己做事,但是面上却没有表露出分毫。>
佛朗西斯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精光,清了清嗓子道:“尊敬的大明天子,我们熟练的掌握各种制炮、制铳技术,愿意为您和您的军队略尽绵薄之力。”>
既然对方已经把话挑明了,朱由榔自然没必要再藏掖了。>
他沉声道:“你们若是替朕做事,可能不一定能留在重庆。”>
朱由榔有想过重庆的定位,作为水陆要冲重庆的地理位置固然重要。>
但大明的真正核心却在成都。>
朱由榔认真的考虑过迁都事宜。>
如果皇室迁到成都的话,明军的主力驻防也会随之调整。>
这就需要佛朗西斯科等人能够跟随迁移。>
“这个不是问题。”>
一开始佛朗西斯科确实没想到离开重庆,但老实讲他们不远万里从欧罗巴来到大明壕境,再从壕境迁移到重庆就没有考虑过背井离乡的问题。>
明军攻打重庆时用的火炮佛朗西斯科也见识到了,比他们制造的任何火炮威力都要大。>
这深深的令佛朗西斯科所折服。>
作为一名匠人,没有比挑战更强大的东西更有吸引力的了。>
这是除金钱外对他又一诱惑,也是他执意要替大明做事的重要原因。>
“但是请陛下准许我们能够观摩您军队火炮的细节。”>
佛朗西斯科直接点出重点,朱由榔便顺着话头道:“你们甘愿一直留在大明替朕做事的话,这个好说。银钱的话朕可以给你双倍。”>
朱由榔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
既然他决定要用这些佛朗基匠人,就要保证他们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绝不能又让其辗转到清军手中,复现当年登州之祸。>
当初孔有德登州叛乱后辗转渡海北上投金,其本身倒是没有什么。关键是他裹挟了大量的佛朗基匠人。>
这些匠人都是制作火器的好手,尤其是制炮技术冠绝于世。>
原本后金的火器化程度是很低的,但经此之后其火器普及率直线上升,甚至超越了明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位面超级替身
末日:开局被邻家御姐逆推了
妖奴滚上榻:太子,哪里逃
韩娱之综艺演员
我成了游戏里的反派之王
聊斋之我看这栋建筑很可口
但闻剑啸
你是无边妄念
神选大法师
末世重生之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