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朕的刀锋利吗(1/3)
谁也不曾想到,陛下如此龙颜大怒。>
王燕被骂的瞠目结舌,他无论如何无法理解,自己捕风捉影,陛下却认真起来,为了袒护一个陈正泰,竟至如此。>
他张口,想要说点什么。>
李世民随即冷哼:“似这样的人,留之无益,不如革去,以免其败坏朝堂风气。”>
罢黜……>
王燕打了个冷颤,他竟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其实对他这样的人而言,做不做官都不要紧,他甚至现在请求致仕还乡也无所谓。>
只是……被朝廷罢黜,却又是另一回事,这是有辱门楣的。>
此时他竟有些慌了:“臣有何罪?”>
李世民面上的厌恶之色不加掩饰。>
对于李世民而言,王燕的可恶之处不在于自己的诗好坏。>
而在于旁敲侧击的暗示自己不学无术。>
这背后,是王燕对于皇权的轻蔑。>
他自认自己对世族已是极尽优待,而自己所作之诗,断然不至不堪入目的地步,王燕此举,不过是借此来羞辱自己罢了。>
今日若是放纵了这件事,那么长此以往,李氏皇权还如何巩固?>
李世民长身而起,慨然道:“寒随穷绿变,春逐鸟声开……朕来问问你,此诗如何?”>
王燕心里一惊,陛下……陛下何故问起这个。>
实际上,这课文他只翻了前头几页,便已觉得不堪入目,再不愿去污了自己的眼睛了。>
哪里想到,李世民竟当殿念起了这首诗。>
此诗他有一些印象……好像从前在哪里看过。>
无论如何,这诗的水平还算上佳的,虽不算什么惊世骇俗,却也算是佳作。>
李世民继续逼问:“朕在问你,你何以不言?”>
“臣……”>
李世民道:“这样的诗,也是不堪入目吗?”>
王燕猛的想起来了,这……这是陛下的诗。>
难道……难道……>
他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于是忙道:“陛下,臣……臣以为此诗……此诗……”>
王燕尴尬到了极点,他现在遇到了一个骑虎难下的局面。>
若是等自己醒悟过来,因为这是陛下的诗,自己便立即吹捧此诗,作为高傲的世家子弟,这是他无法接受的。>
可假若对陛下的回答不置可否,那么……>
就是自己失责,作为朝廷命官信口开河,尸位素餐,这是李世民不能忍的,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
他只好垂首,默不作声。>
李世民见他犹豫,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朕明白了,你支吾不言,不过是视朕的诗不堪入目罢了,朕的诗确实无法入你的法眼啊,既如此,卿家就不必再留长安了。”>
王燕顿时觉得羞辱到了极点,他良久,才艰难的道:“此诗,是上佳之作。”>
李世民起身,心里冷笑,到了这个时候,他才说这是上佳之作?>
若是朕方才不震怒,这诗想必就污秽不堪了吧。>
倘若这王燕硬气一些,朕倒还钦佩你铁骨铮铮。>
李世民眯着眼,陷入了沉寂。>
殿中安静的可怕。>
若李世民此刻,一双虎目,却是迫视着王燕,王燕心肝俱裂,于是求救似的,看向几个相熟的大臣。>
只是有人见王燕的目光传递而来,有人躲闪,如此巨大的疏失,还为之辩解,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好在……终于有人出班,道:“陛下,王燕出自太原王氏,王氏为大唐尽忠效死,若是王燕有错,何不看在……”>
此人抬出了太原王氏的名头。>
太原王氏可是流传了上千年的豪族,便是皇帝也需笼络。>
本以为陛下在盛怒之下,作出这不理智的决定,现在只需劝解一番,给陛下一个台阶,此事也就作罢了。>
可谁晓得,此人话说到了一半,李世民突然冷笑:“王氏何物?”>
王……氏……何……物……>
这话的意思干脆利落,太原王氏是什么东西,难道朕还不能罢黜他的子弟吗?>
王燕身躯猛的打颤,听到这句话,竟是两股战战起来,此刻他最后一丁点的希望骤然灰飞烟灭,他恐惧的看着李世民,下意识的屈膝拜下:“臣……臣万死!”>
须知李世民好歹也是尸山血海中爬过的人,当初的秦王府下的将军们,还牢牢掌控着军权,这秦琼、程咬金人等,此时似乎听出了陛下的心意,一个个面色凛然,也不禁带着杀机,自打做了皇帝,李世民都脾气越来越和善,可似乎有人忘了,站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将夜
妖龙古帝遥望南山
毒妾
龙华帝国
萌妻专业坑总裁
嫡谋江山为聘
废材逆袭:冰山王爷倾城妃
女神的上门贵婿
仙朝降临
进击的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