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归义(1/2)
姜离愣愣地看着这大酋。>
他觉得脑子完全糊涂了。>
他初时怒冲冲地出来,是因为觉得自家被个蛮夷酋长蒙骗,脸面上过不去。可到这时候,他又发现,蛮夷终究只是蛮夷。他们的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们的眼界。他们再怎么费尽心机,只是想摆脱被当作棋子的地位。>
便如徵氏,他们不愿意掺和进林邑国对交州的图谋,却又害怕落到汉家的高官手中,被迫站到汉蛮对抗的第一线。>
问题是……>
姜离简直要把自家的胡须都揪下来:“我还是不明白,把女儿嫁给我,一个都伯,就能够避免你们的部落被卷入汉蛮的冲突?”>
而徵氏大酋则目瞪口呆地看着姜离。>
半晌之后,他才说:“我听说,汉人当中,又分士农工商四等。士,便是汉人的渠帅当中,称为将军、太守的那些,地位最高,他们主导军政,决定厮杀作战;而行商之人地位甚低,就只负责赚取钱财。”>
他看姜离脸色不对,连忙道:“非我看不起贤婿,那个荔浦的县市就很不错,我很喜欢。若我们两家联姻,我当能在县市里获得几个铺子,往周边专卖些铁器、绢帛?至于其它的事……”>
大酋压低声音,小心翼翼地道:“既然贤婿你是负责行商赚钱的,那打仗什么的,应当就不会找上我们吧?”>
姜离把手掌用力拍在额头,发出“啪”地脆响,旋即长叹一声。>
这就是汉蛮两家长期隔绝的后果,蛮夷之中当然也有眼光出众的人才。但通常来说,像徵氏这样的小部落,对汉家的了解就只到这程度了。他们眼中的朝廷,就是把部落规模扩大了十倍百倍,又将蛮部中那种松散割裂、彼此缺乏统属的情形套用上去。>
所以,这大酋是真的以为,自家找一个汉家商队的首领,就足以作为头顶的上的荫庇,使整个部落避开政务和军事上的冲突,能够继续在荔浦过他们的小日子。>
有点可笑。他的想法,注定是不可能的。>
姜离站起身。>
他懒得再多说什么了。有些误会很难用言语来解释,只好走一步看一步,让这些蛮人慢慢明白过来。等到他们明白过来,整个部族也就捆在了左将军府这艘大船上,再也下不来了。>
他往馆舍门口走了两步,忽又兜转回来。>
“还有个问题!”>
“但请问来。”>
“你女儿那时候从我手里买东西,是你安排的吗?”>
“小女自己挑的。我让她在贤婿和辛管事当中挑一个。她说,辛管事一看就很文弱,不似贤婿这般,嗯,威武雄壮!”>
“嘿嘿!哈哈!”姜离仰天而笑。他的心情瞬间好了些:“那就行了。你们等着安排吧,有我在,总不会让你们吃亏的!”>
大酋惊疑不定地问道:“这……有什么安排?怎么就要安排我们了?”>
姜离推门出去,不在理会他。>
刚出门,辛平怯生生地凑过来:“老姜,你没事吧?”>
“我能有什么事?咱们走!”姜离揽起辛平的胳臂。>
“去哪里?”>
“回左将军府,我要求见雷将军,有些想法禀报!”>
从八月起,左将军府就在竭力宣传,说蛮部当中有名的徵氏部落,将与左将军的下属联姻,这是体现汉蛮亲和如一的大事。>
徵氏的大酋徵侨,由此获得了“归义校尉”的称号。即将成为他女婿的姜离,则带着本部人马进驻荔浦县。姜离当上了荔浦县的县尉,随即分派部属为贼曹、兵曹。>
这帮与徵氏部族关系亲密之人随即纠合县兵,势如破竹地攻打了此前参与扰乱县市的几个部落,勒令他们降伏于徵氏。短短半个月里,就使得徵氏的人丁扩张到原先的四倍以上,领地则从一个山谷,扩张到了五个山谷,还平白控制了荔水沿岸的五百多亩耕地。>
光是如此倒还罢了,不少蛮部都觉得,既然不要脸面替汉家做狗,本该拿这点好处。>
可九月初的时候又有传闻说,左将军府有意将荔浦县城以西的半个县划出,新设一个叫“建陵”的县,再把这个县赐予徵氏,作为徵氏部族的世袭领地!>
那半个县的地盘可不小了,足足抵得上中原的半个郡。>
虽然都是沟谷纵横的山地,殊少农业产出,但其中大概有三十多个适合农耕的谷地,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汉蛮寨子分别盘踞。如果控制住这十几个寨子,徵氏至少能聚集起五千人的丁壮,从此跃升为交州范围内的顶级豪强!>
这个消息立即在交州范围内激起了轩然大波。>
谁能想到,最该与汉家势不两立的徵氏,最早地放下了身段?>
谁能想到,他们部落就这点人,只凭着徵氏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素觉
极品美女养成系统
腹黑萌宝:总裁大人,强势攻
剑骨
校园无敌学生
宠妃之道
成名[娱乐圈]
狐剑
宠婚攻略:神秘老公小甜心
乡野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