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 高丽(1/2)
自诩啥事都不怕的吴忠吴大将军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娘的在长江上坐船也没有多大事啊,怎么在海上直接就不行了呢?上吐下泻的,若不是从登州过来不远,吴忠觉得自己恐怕没法活着上岸。>
吴忠也是运气不好,海上行军正好遇上风暴。>
骑兵的马匹要不掉海里要不就是死了,只有特别强壮的才活了下来,二万骑兵最后就只剩三千,只能骑兵改步兵了。>
吴忠既没有直接进军平壤,也没有南下攻击开京,登陆的地方吴忠觉得地势不错,人口也不多,直接选择险要位置立寨,修整军队,并等待后续物资战马送来,他也没有心思搞开荒安抚民众这些事,这是李梓阳的事。>
当吴忠感觉自己恢复得差不多的时候,立即就带着三千骑兵到处去劫掠,抢人俢寨,粮食鸡鸭牛羊这些就不说了,金银珠宝美女一样照抢不误,完全没有天朝上国的风范。现在这里的人还不是殿下的子民,吴忠毫无顾忌。>
最重要的是林建岳交代过,这汉地之外嘛,要先来点狠的,最后才怀柔给好处,这样有利于王化推进。>
怎么威慑也是有讲究的,人不能乱杀,但不能不杀,比如脑满肠肥的杀,达官贵人杀,土匪地主杀,就不要指望高丽王家王朝的上层和既得利益者会支持林建岳的海外拓展政策,要的就是实力平推。>
吴忠发现在高丽的汉人并不多,大部分是商贾,估计稍微多点的是北边平壤附近,因为那里是蒲进忠经营了很多年的地方,更由于从契丹人、女真人到现在的蒙胡人一直对高丽采取的是压迫劫掠的政策,原有的高丽臣民大多都南迁了,平壤那里属于战乱地区。>
吴忠十分失望,在扬州见过的高丽女子温柔、听话兼美丽,怎么都跑了百余里了,就没有几个瞧得上眼的?完全无法送回中原拍马屁。>
吴忠不知道他登陆的地方离中原最近,汉人海盗长期光顾的地方,地方虽好,方圆百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人口集中的大城,人口稀少,有办法的都迁走了。>
吴忠最远到达过定西城,定西城倒是大,敌情司的人说还比较繁华,人也多,可是城墙高大,防御不错,守军也上万,即便有敌情司的内应,不过初来乍到,人不多,力量不大,现在就只联络了一些做生意的汉人。>
吴忠知道自己现在的力量还打不下定西城。>
算了,还是先执行殿下的北进策略吧!先控制蒲进忠干翻李重山更重要。>
只是形势变化是不由人的,吴忠没准备南下,高丽国国主王俭反而派兵北上了。>
高丽没有与宁朝的正规部队打过,因为自宁朝建立后就没有接壤过,可是与契丹人打过,女真人打过,虽然最后还是输了,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来有回的,甚至还取得过大胜,不像宁朝,就没有取得过什么像样的胜利。>
从契丹人建立辽国开始,为了生存,高丽与宁朝是建立过盟友关系,可惜除了得到些资源,其它就没有什么决定性的帮助了,百余年来接触多了,曾经大唐金戈铁马留下的阴影渐渐消失,还有些瞧不起宁朝军队的懦弱。>
王俭知道中原出了个了不起的燕王,也知道他有些畏惧的蒲进忠就是被燕王赶过来的,可是自林建岳得到定海军后,就封锁了高丽,王俭并不知道这次打着宁朝旗号过来的军队是燕王的部下。>
第一批到达高丽的吴忠部队不过2万余人,自己国土上突然出现这么大的动静,王俭怎么可能不得到消息?>
宁朝这是什么意思?好歹曾经也是盟友,就算现在自己没怎么搭理了,那不是胡人势大嘛!你自己不是也跑了嘛!蒲进忠过来自己都没有怎么难为,难道觉得自己好欺负?>
王俭还算是相对有点作为的国主,当即招来三省国相,有实力的领军大将商量对策。>
“王上,蒲进忠以前曾是宁朝的领军大将,被中原的燕王挤得站不住脚才跑咱们这里来,臣早就说过应该把他给杀了,否则必有麻烦,现在不是麻烦来了吗?”>
说话的是内史相王钦,王俭的亲叔叔,维护王权的核心人物,势力也不小,否则王俭怎么可能让他当上权力最大的内使相?一切都是为了平衡。高丽现在没有名义上的藩镇存在,实际上各自为政有别样心思的人不少,包括王钦在内。若不是自己掌握着开京数万御林军,蒙胡辽阳府的达鲁花赤对高丽虎视眈眈,外敌压境,高丽现在不可能这么平静。>
“国相大人,总得有人帮我们先去探探路挡挡刀吧!平壤咱们也放弃这么多年了,暂时交给蒲进忠有什么关系?他是有打蒙人经验的。再说铁岭那里也还有咱们的大军看着。王上,以臣之见,西边来的那些宁朝人应该不是和蒲进忠一路的,否则怎么不北上汇合,反而在那贫穷的乡下折腾?说不定也是逃过海的。臣建议不如支援定西城一点人马,派李贞胜去试探一下。”>
这次出言的是三司省长史兼兵部尚书李真辉,一向与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暴君崇祯来了
我从山里来
首长红人
我的23岁美女总裁
狂妃靠近,王爷在颤抖
红豆生民国
三国董卓大传
穿成霸道总裁的白月光
纳妃百年,从太上皇到仙界老祖
风水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