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芙蓉园诗会(九)(1/2)
黄子平面无表情道:“家师姓墨,泰安书院教习墨雨笙。”>
“那就好……”江宁说着,拿着酒壶,走出了案台:“这首诗我承认,不是我写的……”>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齐云梦站在江宁一边,微微皱起了眉头,柳思思紧绷的神经在这一瞬间松懈下来,整个人浑身一软,双手撑住案台,方才没有倒下,她明白这一句话对于一个男子,特别是一个名满江南的才子,意味这什么,旋即,心中终于又舒缓了一些。>
夏思璐愣在那里,她没有想到江宁竟然会承认,这般直接,甚至不作任何的辩解。>
陆羽彤牙关紧咬,蹙眉一皱,双手双脚直接变得冰凉,放下手中的酒杯,将发白的双手藏在了案下。>
“哼,当然不是你写的……”黄子平冷哼一声,正要端起酒杯,却听江宁又道:“但也不是墨雨笙写的……”>
众人刚刚松懈的神经再一次被江宁紧紧的攥在手中,程茂勋眯着双眼,至此他却是一言不发,黄子平面色一变,变要发作。>
江宁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这首诗,我早就说过,是秦观秦少游的作品,我只是拿来用用罢了,从来都是你们说这一首诗是我写的,我可从来都没有承认……”>
“他……好像的确从来没有承认过……”>
“秦少游……他好像说起过这个名字……只是这秦少游……到底是谁?”>
“不曾听过,原本以为他是掩人耳目,现在竟然承认了,但墨师之作,到底是为何?莫非那秦少游抄了墨师之作?”>
“难不成是墨师……”>
“怎么可能……墨师与朱师乃是师兄弟,十年前便已经官拜翰林,如何会抄袭?”>
“这就是江南文坛啊……上梁不正下梁歪,黄院长这般信口雌黄,如何能教书育人?圣贤书?现在还给你……”>
江宁哈哈大笑,手中的酒壶高高举起,倒出一束琼浆。>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寇乃文猛地站起身来,一把将纸笔从夏思璐桌面上拿过来,二话不说,奋笔疾书。>
柳思思瞪大了双眼,看着眼前这个有些张狂的江宁,还是那个不问世事,什么都不管不问的闲云野鹤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话在心头萦绕,久久不能散去。>
黄子平手中的酒杯骤然间跌落,酒水撒了一地,脑子一片空白。>
夏思璐面无表情的看着江宁,如此绝句,又是从江宁口中说出来的,转身去看陆羽彤,陆羽彤却是脸色微红,与方才的煞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耳根之处飞出一抹红晕,心脏如小鹿乱撞一般。>
注意到这一点的,自然也有齐云梦,这首《水调歌头》,技艺之高,已经超过了方才的五言、七言,甚至超过了《鹊桥仙》……>
陈启年、广安俊、赵礼宣、东林社四公子……都愣在那里,看着走一步便说一句的江宁,更有人也拿出了纸笔,开始记录,无论今日江宁所言是什么,都注定一鸣惊人。>
“这才叫词,你写的那些,算什么?我抄你师父的?我用的抄你师父的?一首够不够?”江宁提着酒壶,走到了黄子平案前,斜着头扫了一眼那卷轴,又回过头去,看了一眼黄子平:“不够?不够还有……”>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话余,却是朝着柳思思忘了一眼,这看似平常无奇的一眼,柳思思却是怦然心动,急忙躲开了江宁的眼神,冷汗瞬间出遍全身,风一吹,竟有一种头晕目眩的感觉,急忙掐了自己一下,方才冷静下来。>
她不是没有听过好诗好词,洛阳城内,每日送到她手中的诗词歌赋百篇有余,其中不乏绝美之句,可她连看都不会看一眼。>
如今,这是怎么了……>
陆羽彤的心,却在这一瞬间,沉到了谷底,一股决裂之痛瞬间从心口传遍全身,眼泪似要夺眶而出,却见江宁猛地回头,朝她看去。>
江宁不知道陆羽彤怎么了,只是有些别扭,旋即又道:“想要吗?还有……今日我要让江南文坛…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娇宠盛世
重启辉煌人生
大道独尊
绝宠妖孽小甜妻
重生都市高手
仙府道途
余烬之铳
远东野望1930
全师门就我一个废柴
爱妃,宠你上了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