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赴任(1/2)
大明建文四年六月十八日,今日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登基的第二天。>
朱棣在奉天殿内,召开了登基以来的第一次早朝。>
与昨日的朝议不同。>
今天的早朝,主要是宣布昨日朝议之后的结果。>
朱棣在谋士道衍的建议下,改元永乐,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
明年伊始,为永乐元年。>
并宣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与人事任命。>
原翰林学士方孝孺迁任吏部尚书,兵部尚书仍由茹瑺担任。户部尚书依旧由王钝担任,原吏部尚书张紞迁任礼部尚书,郑赐仍任工部尚书,刑部尚书由雒佥担任。>
确定了六部主官,朱棣又宣布改原来的大都督府,现在的亲军都尉府为五军都督府,由大将军丘福与朱能各任左右大都督,分管中军,左军,右军,前军,后军。>
改兵马司为五城兵马司,掌管京城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管理囚犯火禁之事。设立东、南、西、北、中五城司指挥。>
其余靖难功臣与建文旧臣也各有封赏。>
史称:永乐新政。>
当然,这一切都和陈堪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陈堪现在还在为自己即将成为一个臭名昭著的锦衣卫感到郁闷无比。>
方孝孺四更天便去上朝了,而陈堪硬是在家里磨磨蹭蹭一直磨到了日上三竿时分。>
这才在师娘郑氏的催促下不情不愿的出了门,慢慢的朝着皇宫太平门外的锦衣卫指挥衙门走去。>
一路走一路长吁短叹。>
“造孽啊,老子好歹也是个穿越者,为什么别的穿越者不是王爷就是国公,偏偏就老子,成了臭名昭著的锦衣卫,丢人啊...”>
陈堪一路上以龟速前进,但速度再怎么慢,从方府至锦衣卫的路程就那么点距离。>
正午时分,陈堪还是来到了锦衣卫衙门门口。>
锦衣卫分为南北镇抚司,其中南镇抚司对内,专理本卫刑名,军匠,及本卫档案。>
北镇抚司对外,专治诏狱,负责抓捕,用刑,监察。>
一把手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二把手是镇抚使李景隆。>
而陈堪现在的官职是校检卫镇抚,属于北镇抚司辖下。>
所以,陈堪想要在锦衣卫正式展开工作,还得先去找顶头上司李景隆报道!>
“站住,锦衣卫衙门重地,闲杂人等不得靠近,速速离开!”>
陈堪刚刚靠近,两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校尉,便将两柄绣春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陈堪额头上的冷汗“唰”的一下就下来了。>
知道锦衣卫嚣张,但没想到会这么嚣张。>
不问青红皂白,直接把刀架你脖子上。>
这架势,换谁谁不怕啊。>
陈堪害怕极了,连忙高举双手道:“两位兄弟,别误会,我是来报道的。”>
“报道?”>
两个锦衣校尉眼中露出狐疑之色。>
陈堪连忙表明身份:“不错,我是新来的卫镇抚陈堪,今天第一天来上班。”>
“上班?”>
“就是上任的意思。”>
两个锦衣校尉对视一眼,窃窃私语道:“卫镇抚?”>
“没听说今天会有新人来上任啊。”>
陈堪慢慢的说道:“要不,二位兄弟把刀拿开先。”>
其中一个锦衣校尉道:“你在这等着,我进去禀报镇抚使大人。”>
“嗯嗯,有劳了。”>
只是另一个校尉的刀还架在脖子上,陈堪也不敢乱动。>
片刻之后,一个油头粉面的男子手里提着一个鸟笼缓缓的自衙门里走出。>
一边走还一边不满的骂道:“本公爷倒是要看看什么狗屁卫镇抚敢这个时候来报道,竟敢影响本公爷玩鸟,本公爷抽不死他。”>
听见李景隆的咒骂声,陈堪脸皮一抽,期期艾艾的说道:“李…公爷,我就是那个狗屁卫镇抚。”>
“咦?”>
李景隆轻咦一声,将注意力从鸟笼子转移到陈堪的脸上。>
随后脸上陡然露出一抹惊喜之色。>
转头向那锦衣校尉呵斥到:“还不把刀放下,伤了我兄弟老子抽不死你!”>
这嚣张跋扈的模样,是李景隆没错。>
校尉腹诽,鬼知道他是你兄弟!>
“哎呀呀呀呀,昨日陛下说给我找个帮手,感情就是你小子啊。走走走,快随我进门。”>
李景隆一脸喜相逢的样子,鸟也不玩了,一把拉起陈堪的手就往里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狼的男孩
于公案
带着黑洞去冒险
轮回飞仙
疑案调查组
临仙寻道
洪荒二郎传
队友都是深井冰[电竞]
GT病毒进化者
大学除灵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