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6章 玉米是可以成为主粮的!(1/2)

第6章 玉米是可以成为主粮的!

红薯和土豆都不挑地,适应性极强。

对水肥要求不高,贫瘠的土地也能种,在盛世年间,多种于地头田埂,犄角旮旯也都能种。

若是遇上了灾荒,更是能够成为救命粮,近代饥荒年代,若是没有红薯土豆,都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不过这两类作物都有一个问题,不易储存和运输。”赵泗认真的说道。

相比较于粮食,红薯和土豆的储存条件更高。

古代倒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通过挖掘地窖的方式储存红薯土豆也不是不行,只是储存期和粮食比起来相去甚远,稍有不慎就会发芽变质。

红薯还好,发芽以后还可以吃,土豆发芽以后甚至会产生毒素。

而在运输流通方面,也明显不如粮食,对于运输条件要求更高,很难进行远距离流通。

“此二类不同粮食,储存下来稍有不慎就会发芽,如这红薯,发芽了也还能吃,这土豆发芽了以后可就有毒了。而且长期食用红薯,还会烧心胀气。”赵泗开口解释道。

这就够了!

“不过此物生长更甚于麦,气候适宜,百天即可长成。”赵泗开口回答。

光这两个条件就会让这两种农作物的评价降低很多。

从长远角度上来看,这是增加大秦底蕴乃至于动员力加固大秦统治的东西。

二者补充种植,推广开来,大秦的粮食年产量不说翻倍,起码也能增长个一半。

至于如何取舍,那就是始皇帝的事情。

方便储存,吃起来不会得病,能够远距离运输,产量足够,在这个时代,就已经满足了成为主粮的硬性标准。

不过仔细想想,在这个脱壳技术有限的年代,貌似带壳的小麦煮出来未必有玉米口感更好……

尽管赵泗已经往少了说了,尽管赵泗已经提前说了红薯土豆的弊端,但是始皇帝依旧显得十分郑重。

不过红薯产量更高,土豆产量略低。

赵泗不清楚具体原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长期食用土豆不至于像长期食用红薯那般难受。

赵泗摇了摇头。

不过,但凡古代,香料就没有便宜的。

或者就是一年之中,种完麦之后穿插种些其余农作物。

“那此物?”始皇帝看向红彤彤的辣椒。

麻椒原产地在秦岭附近,属于诸夏文化圈,只不过产量有限,属于极为贵重的食料,甚至价比真金白银。

赵泗小时候是真连着吃过半个月红薯的,难受是真的难受,红薯叶,红薯藤炒菜,红薯干炖汤,烤红薯~~

而且口感上来说土豆比红薯好的多,现代的蜜薯大多是改良后的品种,正儿八经没有经过人工培育的红薯,纤维很多,吃起来塞牙。

麦的成熟期基本上要两百多天,倍多于玉米。

始皇帝微微一笑。

“略高于五谷……可为主粮使用。”赵泗沉吟片刻后说道。

古代运输速度本来就极慢……一来一回,运输的时候储存起来费事,运输又费时,很明显不适合作为主粮进行耕种。

可是听到从种下到成熟只需要百来天,始皇帝立刻就提起兴趣。

但是那可是亩产五百斤……

土豆差距小一点,红薯差距大一点。

一般情况下都是两年三熟,极少数气候宜人方便灌溉的地区是一年两熟。

乍听赵泗说过亩产五百斤的土豆红薯以后,始皇帝听到略高于小麦的玉米第一时间竟然有些失落。

没那么好吃?粮食能好吃到哪里去呢?

哪怕作为农产品的补充也是极好的。

再退一步说,发动徭役,战争,等大量耗费人力物力的事情的时候,有亩产高达五百多斤的农作物,下层的承受能力也随之大大增加,更不易发生混乱变动。

在精米精面出现之前,玉米成为主流农作物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嗯……有何缺陷?”始皇帝下意识的看向赵泗。

眼下五谷,麻、黍、稷、麦、菽。麦是种植范围最为广泛的。

站在秦始皇和市场经济的角度上来看,主粮的地位不可取代。

他下意识的认为这样的农作物也有一定的缺陷,天底下没有什么东西十全十美。

赵泗还真就不知道玉米的产量具体多少,他只是大概知道,玉米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能够高于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的产量,具体高多少他还真不清楚。

“嗯……没那么好吃?”赵泗开口。

“那此物呢?产量几何?”始皇帝指向玉米,语气中多了几分期待。

粮食一旦流通起来,就具备了商品属性,而土豆和红薯的商业价值极低,但它们的高产在古代能够作为兜底的存在。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多数地区都可以做到一年两熟。

赵泗只是隐约的记得红薯产量比土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承你一世深情 赌石小子 太古龙神 原神之开局成为雷电将军贴身忍者 都市:我读书就变强 地府重临人间 爱久情深,市长大人很强势 奥灵神王 无法可恕 墨爷,夫人又轰动全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