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第一个曲辕犁的诞生!(1/2)
第18章 第一个曲辕犁的诞生!
军匠的手艺还是毋庸置疑的。
几个军匠一同工作,分工协力,约莫也就半天时间就弄好了。
本身就是实验用品,不用那么苛刻,也不需要考虑长期使用。
直辕改曲辕,大犁变小犁。
第一个曲辕犁在这个时代诞生了。
“且试试看!”王离比赵泗还要兴致冲冲,催促士卒套上耕牛实验。
直接在直辕犁旁边一块开始耕地进行对比。
一边是二牛抬杠直辕犁,一边是单牛拉的曲辕犁。
在王离的发号施令之下,一共三头老牛迈动沉重的步伐开始行进。
赵泗和王离则跟在后方仔细观察。
“正是大父!”王离似乎已经习惯了别人如此的询问,介绍起来轻车熟路。
印象中王离的事迹也不是很多,好像在天下大乱以后接手了陇西大军?最后战败不知所踪了。
时代和时代不一样。
日上中天,到了中午饭的时候。
尔后乃至于明清时期,人口进一步增多,粮食生产中心由北向南过度,人均土地不断减少,普通百姓人均数亩耕地成为了常态,小而精的短曲辕犁就更加符合社会要求。
岂止是没有直辕犁快,还慢了四分之一还多。
他对王离了解不多,只是在小说里看过,这货在小说里大多都是背景板出现来着……
至此,长直辕犁才被完全淘汰。
而赵泗所画的小巧便携的曲辕犁,则在宋朝时期才普遍推广开来。
而普遍面积小,地势情况复杂的南方地区,则更加适合使用短曲辕犁。
连带着王离也有些好奇的开口问道:“我看这曲辕犁,似乎并未比直辕犁快。”
但是,长曲辕犁从未消失,因为本质上大家都是曲辕犁,大小不同并没有真正的革新改变,只是使用长曲辕犁的大多是地主士绅阶级,而非贫农阶级。
老牛走动许久,赵泗默默的跟在后面观察吃土深浅。
直至唐初,长曲辕犁才真正面世。
几个匠人围在曲辕犁前面,一边仔细观察和直辕犁的区别,一边开口称赞。
到了回转的时候,轻便的曲辕犁很明显掉头更加省力,而长直辕犁则需要费不少功夫,毕竟重量在这里摆着。
赵泗眼看唠的差不多,也开口询问对方的姓名。
但是他们是资深的老农和合格的匠人,相比较于赵泗这个基本上没种过地的现代人,他们敏锐的捕捉到曲辕犁的优点。
这次做出来的曲辕犁只有直辕犁的一半大小,因为赵泗是跟着自己脑海里的记忆中来的。
赵泗正在思考哪里出了问题,却发现一群军匠一脸喜色的迎了上来。
“此犁甚好!此犁甚好!”
“我名王离。”王离开口说道。
汉朝以后,长直辕犁才逐渐普及开来。
相同大小的情况下,曲辕犁性能完全碾压直辕犁,这完全是结构和力学上的进步。
相比较于战国四大名将的爷爷,以及威名赫赫屡有功勋的王贲,王离可以说是虎父犬子的典型代表。
赵泗乐得交好对方,又得益于赵泗的金手指,王离和赵泗的交谈体验也十分愉快。
一来一回下来,客观来说,曲辕犁并未对长直辕犁行成吊打之势,赵泗眉头紧皱。
约莫百来米的距离,赵泗观察到,吃土深浅相差倒不是特别大,相比较而言,直辕犁吃土反而更深一些,但是深浅浮动较大,如果遇到土质比较硬的地界,或者有根茎丛生,更容易上浮。
趁着空隙,王离和赵泗继续闲聊。
“将军,此犁小巧,又只使一人一牛,自然不如二牛负直犁。方才犁过,地上犁痕深浅一致,一牛负犁,速度自然不如二牛负犁,吃土不够深也是因为犁具太小,若是再大一些,吃土定比直辕犁更深更快。”
事实上赵泗的历史十分差劲,对于历史的了解渠道除了义务教育以外仅限于小说网站。
而从速度上来说,曲辕犁并未吊打直辕犁,相反,反而是直辕犁的速度更快。
赵泗愣了一下,总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熟悉,思索着秦朝时期的王姓名人,忽的想起来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
而曲辕犁吃土稍微浅一些,但是吃土浮动不大,相比较于直辕犁,很明显受力更加均衡,力量传导更加稳定。
短曲辕犁的推广普及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南方地区的日渐开发。
这不是王翦的孙子嘛,得益于上辈子看过几本历史小说,赵泗对王离这个人还是有点印象的。
赵泗一下子就想起来了。
“可是彻侯之……”赵泗开口问道。
一直犁到地头回转,赵泗回望,发现直辕犁犁过的痕迹也更加笔直一些。
若不是因为王离有个战神爷爷,赵泗还真不认识对方。
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仙寇
顽贼
无上圣主
重启修仙纪元
诡异世界求生手册
春闺艳史:风流督公盛宠妻
穿越兽世:她生了一个新部落!
叶老太回七零
快穿之拯救黑化病娇反派
从地狱归来的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