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6章 始皇帝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1/2)

第136章 始皇帝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

始皇帝皱眉看向赵泗:“何以求死?”

“变法者何以善终?”赵泗反问。

始皇帝闻言略有不满,他明白赵泗的意思。

这并不是无的放矢,吴起,商鞅,凡变法者就没有善终的。

这是不争的事实,前车之鉴,后车之师,赵泗说出来那句我就只有死给陛下看了,并非妄言。

但是这句话始皇帝很不满,不满的并非是赵泗畏死,而是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不信任。

始皇帝本质上是一个能容人的君王,也是一个能够维护臣下的君王。

赵泗的畏死之言,对始皇帝而言,就是冒犯。

变法者何以死?要么是君上心胸狭隘,不能容人。要么是主君无能,不能给臣下分担压力。

诚然,大秦有百万之兵……诚然,大秦已经覆灭了六国。

不管是赵泗认为始皇帝保不住他,还是认为始皇帝不会保他,本质上都是不信任。

他确确实实没有足够的手腕,经验,能力,去推行这样的政策。

近攻,攻的是大贵族。

“那臣惟一死尔!”赵泗见状,也收敛起脸上的苦笑,郑重回答。

赵泗提笔。

大秦这次针对的是一整个群体,根本不可能再分而化之。

落笔三个字,此刻却仿佛有万钧之重。

富豪和贵族是没办法比的,贵族是千年血裔,豪强算个什么东西?

豪强在有钱,也不过一地罢了,可是贵族是真的名满天下,家族联姻,六国各自的大小贵族,彼此是靠血脉联络。

他的手段也更狠,不管是清除外戚,还是覆灭六国,还是镇压嫪毐,从吕不韦手中夺权,他的手腕毋庸置疑。

平心而论,倘若结局难逃一死,以自己的性命成全大秦的变革和续命。

赵泗敬佩那些重于泰山之死,这正是诸夏历史的魅力所在,可是赵泗不想死的重于泰山。

《迁贵令》

可是始皇帝的命令不容拒绝,赵泗不知道拒绝始皇帝的后果是什么,但是总之下场不会太好。

跟赵泗都没有半毛钱关系,他只觉得自己的命最重。

大秦想要成功发动迁移令,就不能把六国看成一个整体。

始皇帝从来不认为历朝历代的王能够和他相比,相比较于其他君王,他的容人之量更大,王翦也好,尉缭子也罢,都得以善终。

更关键的是眼下的时间处于历史的微妙节点,六国刚刚覆灭,却还没有被完全扫进历史的尘埃,天下第一次进入大一统,天下的所有人也没有把大一统当作必然宿命。

相比较于豪强,只能祸害一个地方,相互之间也难以勾连。

他们有共同的目标,遍布天下各地,在各地具备声望,权势,财富,互有姻亲,当他们的利益同时被侵犯的时候,会迅速且自然的整合为一个群体。

六国复辟,是有历史大义加身的。

“臣可否思考一二……”赵泗抬头。

赵泗跟着跪坐下来的,看着面前的竹简却心思复杂,不知从何看起,尔后找出一卷未曾书写的竹简,提笔沉凝。

他没道理去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图什么?图留名千古么?

“我卖什么命啊我……”

始皇帝确实觉得自己受到了冒犯,不因为赵泗的贪生怕死,而是面前这个小家伙的不信任。

“放松政策,于民休养,打破大贵族知识垄断,给予小贵族上升途径……”

赵泗揉了揉眉心……

而纵观六国,君臣不能同心,臣子有臣子的诉求,君王有君王的想法,故而秦能一统天下。

“妈的,好好的怎么就把这件事落在我身上了……”赵泗越想越觉得难受。

只不过六国君主心思各异,各有诉求,给了大秦分而化之,以连横而破合纵,挣脱出生机攻守异形。

可想而知,大秦面对的压力要比汉武帝推行迁茂陵令的压力大的多。

武帝时期,已经有了一定的中央集权的基础,汉武帝迁移的是富豪,是按照财富标准迁移的。

“黔首百姓!”

他的一切行为逻辑的本质是建立在他是一个现代人,具备一个现代人的良知。

汉朝的时候七国也已经被彻底的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诚然,很多先贤讲究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豪强造反,能够轰动一县都是千难万难,可是那些大贵族,轻而易举的就能掀起涉及一郡之地的反叛,甚至于因为有姻亲关系联络,还会形成广泛且具有深切联络的关系网。

甚至如果扯远一点,六国旧贵族和秦王室也沾亲带故。

什么君为重也好,民为重也罢。

“秦灭六国,分而化之,灭六国旧贵,也要分而化之。”

倘若穿越以后就成为即将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时先生,来日可期 别对我说再见 高中毕业就出道 鬼灭之刃:神级宝箱系统 一品神医 偶像失格之日,巨星崛起之时 NBA之人型坦克 圣尊异世重生 诡异求生世界 末世变形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