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张良初闻新粮产量心态爆炸!(1/2)
第111章 张良初闻新粮产量,心态爆炸!
另一边……遥远的六国大地之上,忽而惊闻秦国自海外寻得仙粮,亩产几千斤,无不震惊。
这个时代的消息传递是需要时间的,民间的消息广泛传播需要一年乃至于更久的时间,而贵族之间有自己的消息渠道,相对来说速度会更快。
更何况始皇帝已经约为文书,传至下辖郡县,六国旧贵族各有自己的圈子,虽然六国已覆,但他们的家世权势的基本盘还在,像这种轰动性的消息,在民众尚未广泛得知之前,贵族圈子里已经引来了一阵震惊。
东海地界,秽国旧地附近……隐性埋姓躲避追捕的张良正藏匿于沧海君门下,充为门客。
沧海君原是东夷秽人的一个君长,地理位置大概在沧海郡附近。
《管子·小匡》提到过,“秽人,北至于孤竹、山戎、秽貊。”
《三国志·魏书·东夷传》称濊:“濊南与辰韩,北与高句丽、沃沮接,东穷大海,今朝鲜之东皆其地也。”
即夫余、沃沮、高句丽等族的居住地都是古秽国的势力範围,所以这一区域内的东夷人都被称为秽人。
基本上东半岛乃至于一部分陆地和岛屿群,都是秽人活动的区域,国家族群林立。
沧海君就是其中一国君长,不过地理位置比较尴尬,比较靠近中原区域又没有脱离陆地板块,于是在大秦一统天下的扩张过程中,顺手被大秦从地图上抹去。
经历了复杂的拜师学艺的过程以后,张良本以为自己已经洗尽铅华,但是,就在刚刚,确定了秦国三种高达千斤的海外新粮作物以后,张良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郁郁之气。
沧海君的府邸之内,一个相貌阴郁的中年男子一脚踹翻了案几,尔后似乎还不解气,将散落在地上的竹简踢的七零八碎。
多年前,同样是亡国贵胄之后张良拜访,张良祖父三代皆是韩国大相,是正儿八经的韩国顶尖贵族后裔,自然受到了沧海君这个冒牌中原贵族的隆重接待。
“机关算尽……却……”张良默默躬身,将踹翻的案几扶起来。尔后将地上散落一地的竹简一一捡起。
凭什么?
亩产九百多斤的玉米!
亩产两千多斤的土豆!
亩产五千多斤的红薯!
凭什么,在这种风云动荡之际,矛盾积压长期处于爆发边缘,秦国已经是强弩之末的时机,出现这么不讲道理的粮食!
完全超出了常理,完全不讲任何道理!
博浪沙张良刺秦,一时间闻名遐迩。
少年时期,满腔郁恨!
正值沧海君的国家也被秦国顺手抹去,二者一拍即合,就制订了博浪沙的刺杀计划。
偶尔有个例,粮食亩产能够超过三四百斤,但那也只是个例……
张良,韩国贵族,祖父张开地,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张平,亦继任韩国二朝的宰相。
后来张良自行离开……如今的张良游历天下,学得了一身本事,再也不是曾经只会想着用刺杀解决问题的莽撞少年。
说是一个韩国,半个张家都不为过!
亡命天涯,同时也是一种修行。
张良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始皇帝大巡天下的一段路线,上来直接摆明了自己要反秦刺杀的雄心,沧海君大为感慨其气魄,选择了鼎力支持。
心中的一股热血已经尽然消退,洗尽铅华,只剩下国仇家恨埋藏心底。
对于张良的亲身刺杀行动的失败,六国旧贵表示了高度的赞扬,张良的显赫身世也让张良能够倚仗地方贵族屡次脱身的关键。
在这期间,张良亲自踏过大多数土地,见到了芸芸众生,真正意义上做到了脚踏实地,心中对于秦始皇的满腔仇恨虽然丝毫未减,但是对于秦始皇的重视却在不断增加。
六国旧贵恨始皇帝的人不在少数,派出去的刺客更是多以千计,但是大家多少都有点脑子,哪会自己以身犯险,刺杀也不过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哪会像张良一样自己愣头青亲自往上冲?
就硬生生给续了一波命?不合理,很不合理,没有任何征兆。
就是哪个地方精耕细作仔细操弄,水利方便气候宜人,粮食产量也不过是两百多斤。
于是家世落魄的张良自沧海君这里得到了大力士,精兵若干,铠甲武器若干,以及大量钱财支持。
只是很可惜,意外总是会如期而至,好不容易熬到了张良的时代,韩国已逐渐衰落。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亲事业的机会,丧失了显赫荣耀的家世和地位。
在沧海君的帮助和接应之下,张良被引渡至海外秽国隐性埋名了一段时间。
到了如今,沧海君越来越不像个东夷秽人,而像是一个正儿八经的中原贵族,再加上一群落魄贵族的吹捧,沧海君也就在东方临海地界坐实了沧海君的名头。
他的所有的人生经历都在告诉张良一个事实,现在的秦国,已经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回90年代好日子
万法由心
妻为大都督
心理大师
斗破:我和美杜莎女王共生了
高冷总裁放肆爱
全职无双
十万个氪金的理由有声小说
恶魔学长霸道爱
晚来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