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就这?(1/2)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李恪。”李世民听到这里,转向了李恪。 “儿臣在。”李恪面色平静的站了出来。 “可有此事?”李世民看着李恪问道。 “嗯,儿臣手下的工匠确实是改良了一定的办法,所以冶铁的成本下降了许多,朝廷要是采购生铁锭的话,儿臣可以承担。”李恪淡淡的开口道。 “生铁锭?你是直接提供成品吗?”李世民看着李恪问道。 “儿臣不知工部的冶炼价格是多少,但是儿臣想来要比工部的低。”李恪点点头道。 “段纶。”李世民直接开口叫人了。 “臣在。”纪国公段纶从自己的位置上站了起来,段纶是目前的工部尚书,这些问题自然是要问他了。 “冶炼的价格成本是多少?”李世民直接问道。 “刚刚齐国公所言价格跟朝廷价格相差无几,以锻造目前大唐主要的耕犁犁头为例,一个犁头重3斤,最后打造完成后成本约为900文。抛开打造的人工成本,其中冶炼成为生铁之后,3斤生铁的成本大约在880文。”段纶给出了一个差不多的价格。 李恪心里立刻默算了一下,大唐去年的生铁产量大约为210万斤,按照这个成本来计算的话,也就是去年大唐全国官私在炼铁方面的成本是61万贯。 不过这全国产量估计至少有六到八成都到了朝廷手里。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当然,也是因为冶炼技术限制了产出,全年只能产出这么多,大唐一斤约为后世597克,一年的生铁产量约为后世251万斤。李恪记得上辈子看过的一些文章,推测大唐巅峰时期的全国生铁产量能达到一千万斤,但是现在看来,估计是数据推算错误。 毕竟这个时代没有统计局,后世的推算都是依靠基本古籍上面记载的铁矿税,铁收入量以及税率反推生铁产量,其实这个误差很大。 不少人推算都是按照20%铁矿税,然后再看朝廷的铁收入量,税率来反推,但朝廷的铁收入量可不都是来自于民间铁矿上交的20%铁矿石冶炼出来的,朝廷还有大量的自营铁矿,这部分铁矿是全部上交朝廷的。 所以这个反推整个大唐的铁收入量误差太大了。 李恪预估的生铁产量也是他的悦来商行进行初步统计预估的,这个数字你问李世民,李世民都不知道,他只知道朝廷的。 很多人都说,大唐生铁产量只有这么一点,凭什么打造那么多刀剑铠甲? 大唐的生铁产量确实只有这么一点,但是中国冶炼又不是从大唐开始的,从春秋一直到大唐,这么多年下来,堆积起来的生铁不知道有多少了。 “去年朝廷的生铁收入是多少?”李世民又问了一句。 “回陛下,去年朝廷一年的生铁收入量是160万斤。”段纶立刻给出了答案。 “也就是说,每个月大约14万斤生铁,如果朝廷直接采购生铁的话,李恪你能提供吗?每个月14万斤。”李世民看着李恪问道。 李恪默默的算了一下,14万斤生铁,折合现代约为84吨生铁每个月。 目前他有高炉30座,每座高炉保证最优,最好操作的出铁率的话,大概是一炉一吨,当然这不是上限。一个高炉如果二十四小时不休息,一天可以3炉铁,那他一天的产量大概是90吨,额?一天的量?,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 虽然有高炉以及火把的火光,即便是晚上不好操作,那一天两炉没问题,一天60吨,2天的事。 就这? 要不然给便宜老爹5天的量算了,看他可怜兮兮的。 “我给您翻三倍吧,算了,凑个整吧,50万斤一个月。”李恪淡淡的开口道。 李恪的话一出口,朝堂上所有人都傻了,50万一斤一个月??那岂不是三个月就接近了去年一年的朝廷生铁总收入? “你做得到?!”李世民悚然动容。 “嗯,占比挺大的,不过还是可以做到的。”李恪面不改色的开口道,一个月六分之一的产量了,占比当然大。 “多少钱?”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 “一斤50文。”李恪笑着道。 所有人:“……” 朝廷去年的成本3斤大约880文,平均一斤生铁接近300文,李恪直接将成本压缩了六分之一……怪不得长孙家不玩了,这拿什么玩? “臣同意!”段纶激动了,还没等李世民发话他就同意了,六分之一的成本啊!这意味着今年的生铁收入量提升三倍的同时,付出的钱居然还少了?!仅仅30万贯就可以拿下!去年可是花了48万贯呢!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长孙无忌的脸都黑了,这个跟他预想的根本不一样!按照他的想法,如果让朝廷直接采购生铁,而不是铁矿石,李恪如果产量没那么大,拿不出朝廷所需,那到时候他就可以建议李世民跟李恪索要冶炼技术,由官方设立冶炼厂进行炼铁生产。 而且为了避免李恪跟上一次一样用话挤兑他们,他都想好了,官方冶炼厂并不对民间销售,而是朝廷自用,所以什么与民争利的话就说不出来。 李恪的冶炼厂他们弄不出来技术,但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逍遥赘婿
十里春风梦逍遥
爱上痞子王爷
寻找无间地狱
快穿女配要帮大佬续命
综漫之灵魂收割者
凌天仙帝
轮回乐园:遍地是马甲
宠婚之总裁宠妻
调教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