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成为赵高后,始皇帝重生了(四十三)(1/2)
(四十三)>
百姓对大秦的归属,臣服的基础是土地,这句话诚不欺人。>
国内欣欣向荣之态,那些游离于中央王朝之外没有臣服的势力就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若是任由其发展,足癣之忧就会变成心腹大患,届时就悔之晚矣。>
南征百越,北击匈奴被提上了日程。>
韩信以一种无可争议不容动摇的姿态进入了秦人眼中。>
三年多近四年时间的打磨和沉淀,韩信这块璞玉光亮璀璨,完成了华丽的蜕变。>
没有人再因为他尚不及冠的年龄质疑他掌万军的实力,有些人天生的将帅之才。>
为战场而生,为开疆扩土而生,为定家国江山而生。>
韩信为主帅,章邯为副帅,二人性情互补,战场之上当万无一失。>
“陛下,大秦此战必胜。”>
荪歌与始皇帝立于高台之上,看着整军待发的大军,轻声道。>
这几年来,大秦将士针对百越潮湿闷热的天气做了详细的准备,大批的医师夜以继日研究针对瘴气的有效方法。>
剧情中,屠睢战死,半数将士命丧岭南的惨剧绝不会再发生。>
“韩信章邯皆有你举荐,寡人放心。”>
始皇帝眼中皆是精光,似是已经能够看到百越大好的河山尽归大秦,华夏版图又能再次扩大。>
雄心勃勃的始皇帝,并没有因为逐渐年迈丧失开疆扩土的锐气和壮心。>
不知为何,荪歌的脑海中突兀的想起了曹操龟虽寿中那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也许,对于始皇帝而言才是真正的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号角齐鸣,众人振臂高呼,场面气氛壮怀激烈,热血沸腾。>
一将功成万骨枯,沙场之上,就算马革裹尸,也是死得其所,荣耀之至。>
这便是军人。>
“大军开拔。”>
凌厉豪迈的声音响彻云霄,数十万大军映着霞光离开了咸阳,奔赴万里之外的战场。>
项羽目目光艳羡,身侧的手紧紧握着。>
掌万千军马,上阵杀敌,是所有热血男儿的志向。>
他能吗?>
他还有机会吗?>
这几年来,家中已鲜少有人给他灌输亡秦必楚的思想,甚至他可以自由行走在咸阳,结交青年才俊。>
他的至交好友如今已经开始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他呢?他的路在何方。>
始皇帝真的能够心无芥蒂接纳他吗?>
项羽的眸光穿过层层人群,看向高台上威严天成霸气侧露的始皇帝苦笑一声。>
大秦,确非大楚可比。>
始皇帝,亦非寻常帝王可比。>
他当年那可取而代之的想法还真是无知者无畏,可笑至极。>
大军出征的气势深深震撼着项羽,好男儿在世,当如此。>
他身为项氏少主,也许该真正为项家谋求一条光明之路。>
当项羽的目光移向落后始皇帝半步恭恭敬敬的荪歌时,眼神中所蕴含的情绪越发复杂凝重。>
长街上的羞辱,历历在目。>
可他并不是愚笨之人,知晓赵高一言一行中的深意。>
当街拦车,重瞳的秘密公之于众,他能光明正大安然无恙,必然离不了赵高的庇佑。>
当年,还真是年少轻狂啊。>
项羽长叹一声,细想这几年来所经历的一幕幕。>
若非赵高松口,无论是已高居九卿之一的张良,还是阵前被帝王允诺若得胜便许国尉的韩信,亦或者是前路坦途的章邯,皆不会与他相交。>
并不是鄙夷,而是政治站位。>
他的身份,尴尬至极。>
更不要说,项氏一族曾经还是民间反秦分子中最活跃的那部分。>
从一开始,赵高便给了他契机和机遇。>
虽说他这几年来被赵高折腾的要死要活,口口声声叫嚣着此生必定要弄死赵高,可实际上,也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对赵高那复杂的情感。>
对赵高,他钦佩有加。>
“赵高,项家那小子磨砺的如何了?”始皇帝自高台上拾阶而下,回到车撵。>
“可用。”>
荪歌略一思索,最终道。>
项羽,英雄心性,这样的人一旦逐渐接受大秦,便此生绝不背弃。>
这便是英雄最让人头疼,却也最可爱的地方。>
“那等南征百越大胜之后,便将项羽交给蒙恬吧,你花费数年时间磨砺的人,寡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超级状师
极品小农场
海贼之绝不加班
万古神尊
穿越纵横异世界
丹武霸主
异界战神(凯)
陈平江婉超级人生
霸总一心要娶我
蜀山剑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