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零五章成为辛赞后,辛弃疾气吞万里壮志酬(三十二)(1/2)

(三十二)

荪歌心头一动,某一瞬间,只觉得辛弃疾和李白在某一方面诡异的相似。

积极的入世之志。

傲岸独立的人格。

都称的上是一代巅峰。

辛弃疾的眼眸蓦地撞向了荪歌的视线“祖父,你在透过我看谁?”

直白。

坦荡。

荪歌先是一怔,而后爽朗一笑。

不愧是她十数年手把手教出来的少年郎,这感知真不是一般的敏锐。

“李太白。”

荪歌的声音轻飘飘的,似乎稍不注意就会被夜风吹散。

“嗯?”

“诗仙李太白?”辛弃疾诧异反问。

荪歌颔首“然也。”

辛弃疾坐在荪歌身侧,幽幽道“诗仙在诗之一道上凌跨百代,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孙儿若能在此道上媲美诗仙,也算无憾。”

“可孙儿不愿像诗仙一般,一生郁郁不得志。”

“祖父,您的眼神可不像是在看一个素未谋面的古人。”

荪歌不慌不忙,镇定自若“神交已久。”

“你有经世致用的能力,必不会壮志难酬。”

史书上,辛弃疾也曾写下一首《忆李白》

当年宫殿赋昭阳,岂信人间过夜郎。

明月入江依旧好,青山埋骨至今香。

不寻饭颗山头伴,却趁汨罗江上狂。

定要骑鲸归汗漫,故来濯足戏沧浪

辛弃疾没有刨根问底,只是挑了挑越来越小的火苗,笑言“祖父秘密甚多。”

“然也,然也。”

荪歌嬉皮笑脸道。

……

时间流逝,树叶染黄。

荪歌和辛弃疾一路游历,一道返回家中时已至深秋,风中早已是无尽的凉意。

早早等在府外的辛文郁和孙氏,在看到荪歌的一刹那,险些腿软。

“父亲怎会与弃疾一道回来?”

孙氏压低声音问道。

正在晃神的辛文郁,并没有听清楚。

孙氏不得已,只好再问一遍。

“路上偶遇,结伴同行。”耳聪目明的荪歌贴心的解疑答惑。

孙氏:……

老父亲的耳朵要不要这么好?

还有她的耳聋夫君,耳朵不要就剁了吧。

“父亲,母亲。”

辛弃疾将马交给候在一旁的马夫,垂首问好。

看见近在咫尺的辛弃疾,孙氏也顾不得尴尬,鼻头一酸,双眸一红,连声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离家时刚过初夏,回家已是深秋,家书更是寥寥。

她怎能不担忧。

孙氏平复了一下情绪,恭恭敬敬向荪歌见礼“父亲。”

荪歌微微颔首,将马鞭递给侍从,朝着府内走去。

辛文郁夫妇和辛弃疾紧随其后。

“近来可有大事发生?”荪歌边走,边问。

辛文郁沉声“父亲,真有件事,需书房商议。”

闻言,荪歌脚步一顿,扭头“弃疾,你数月未归家,先回自己院子沐浴更衣,与你母亲聊聊见闻,以宽解她的心。”

辛弃疾应下。

书房。

一切都与她离开时别无二致。

“何事需如此谨慎?”

荪歌打开窗户,深秋的空气里带着淡淡的桂花香气,风裹挟着桂花香吹入了书房。

“父亲,临安有一组探子暴露了。

“而后多次来信了。”

“此前,岳将军也曾数次遣人来询问父亲何时归家,也是因收到了这个消息。”

荪歌皱眉,心中疑惑。

临安?

临安又不太平了吗?

这些年过去,赵构的年纪也奔五了。

年轻时都没有胆魄收复河山,老了更是只盼着寿终正寝,哪里还敢冒险?

上行下效,朝堂上有志之士,要么被磨去了棱角泯然于众,选择同流合污,要么就是被毫不留情的除掉或是隐退。

“探子一连数封信,都在说,故人相逢,盼君前来一徐。”

“细细探查,方知奸相秦桧抓了个老者,据说是父亲的旧友。”

“儿子本没有上心,父亲这一生,唯有营救岳将军时才远赴临安,何曾来旧友。”

“可岳将军断言,就是旧友。”

“那组暴露的探子说,奸相秦桧并没有为难他们,只是要求他们传信,邀您一叙。”

“父亲,此事恐有诈。”

荪歌敛眉沉思。

这些年,秦桧从不曾放弃追查岳飞的下落。

剥丝抽茧,循着蛛丝马迹,秦桧多多少少都查出了些东西。

奇怪的是,秦桧一直秘而不宣,只当岳飞是个死人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百战成皇 八零文艺妇女 祈愿环 快穿:女主是天道他亲闺女 推棺 重生灵师之兼职女官 晚安,参谋长 鬼夫缠身:生个小鬼宝 《巅峰对决》 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