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成为赵高后,始皇帝重生了(三十三)(1/2)
(三十三)>
日上三竿,阳光越发刺眼,荪歌收起鱼竿,坐在树荫下,继续静静看着韩信。>
不热吗?>
说实话,历史上那个攻城拔寨无往不利的韩信的确出彩。>
功高无二,略不世出。>
定三秦,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
一桩桩一件件,为史书添色增彩。>
可,不知为何荪歌心中多少有些遗憾。>
有将帅之才,四肢健全,既不事农桑,亦不经商持生计。>
扪心自问,褪去对韩信的天然滤镜,在其未发迹前,遇到这样一个到处蹭吃蹭喝,连基本温饱到难以为继的人,真的会有人推崇吗?>
她并非在吐槽韩信不好,只是心中隐隐希望哪怕微末之时,韩信都可以自食其力。>
而非后世提起这段青年时光,口口相谈的不是亭长之妻嫌恶,漂母舍饭,就是胯下之辱。>
明明,韩信是那种可以惊艳时光的人啊。>
在荪歌的叹息下,河边突然热闹起来,三三两两的妇人相携前来,抱着木盆,木盆中放满了衣衫。>
或年轻美貌。>
或风韵犹存。>
或雪鬓霜鬟。>
也不知,历史上被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漂母是哪一位。>
平静的河面掀起一阵阵涟漪,说笑声,敲打声不绝于耳,显然河中鱼儿在这种嘈杂的环境下只会顺着水流游的远远的。>
注定了,韩信今日会空手而归。>
韩信似是也预料到了这种情况,薄唇微抿,一只手轻轻覆在胃部来回揉动,轻叹一声,面色平静的收起鱼竿。>
不见悲喜,只有古井般的波澜不惊。>
荪歌不知,这种平静是习以为常的麻木,还是不被外物侵扰的境界。>
就在韩信打算离去时,不远处正在浆洗衣衫的老妇人停下手中的动作,从身旁的篮子中掏出一块饼递给了韩信。>
韩信眨眼,望着漂母。>
漂母也不言语,只是将饼子塞给韩信,便继续浆洗衣服。>
“信他日必当重谢。”>
韩信也记不清这是漂母第几次为他带饭了。>
素不相识,偶然相逢,却从不曾多言。>
见他饥饿,将吃食分他一些,这便是他与漂母的所有交集。>
漂母抬头,看向立誓重谢的韩信,眉头紧皱“堂堂的男子汉,应养活自己,而非靠人接济,同情怜悯之心能接济一时,却无法一世。”>
“我只是可怜你,而非图重谢。”>
言毕,漂母便再也没有开口。>
韩信之名,在淮阴虽算不上家喻户晓,但也非无“名”之辈。>
只是,这个名有些晦气。>
以蹭吃蹭喝,厚颜无耻,却又心高气傲桀骜不驯而著称。>
报答?>
她从未想过。>
韩信怔愣片刻,便要离去。>
心中暗暗发誓,今日漂母赠饭之恩,他必当铭记。>
“小伙子,这里有你的鱼。”荪歌嘴角挂着狼外婆的笑容,对着韩信招招手。>
韩信不解,眼神警惕“是你的鱼。”>
荪歌:……>
这是区别对待吗?>
漂母的饼子就能接,还许下千金相报。>
她的鱼就这般冷淡,难不成鱼有毒吗?>
韩信:鱼没毒,你有毒。>
“难道大名鼎鼎的韩信刺客又要跟老朽讲君子不食嗟来之食的风骨了吗?”>
荪歌淡笑着,声音却冷咧嘲讽。>
扶苏傻眼,赵府令的剧本是不是拿错了。>
想要将这小子纳入鱼塘,现在不就是施恩最好的机会吗?>
冷嘲热讽真的好吗?>
这小子看着可不像好脾气的。>
韩信握紧腰间的佩剑,沉吟片刻后,又缓缓松开“倒也不是讲风骨,只是就算是落魄之人也有选择持那份嗟来之食的权利。”>
那鱼,他的确挺心动的。>
但这天下从来都没有无缘无故的善意,尤其是富贵之家。>
荪歌望着韩信依旧平静的面庞,思绪飘的很远。>
韩信这两个字,是历史快穿组的常客。>
无数的快穿者选择韩信在受胯下之辱时,以救世主的身份从天而降,抱得美少年归。>
她不愿。>
她不是善良之人。>
救世主,也从来都不是她的标签。>
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未来之树
国企风流
将军家的小娇娘
隐婚豪门:首席老公别乱来
道教神话:我乃世间最后一位真仙
沈月终极小村医之龙小山沈月蓉
枕上娇妻扶好腰
风流弄异界:无良邪尊
三国之从温侯到温帝
三国第一毒士,曹操劝我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