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五章成为伍封后,回望吴钩越剑(三十七)(1/2)

(三十七)

吴王夫差明显意动,吴国并不是缺范蠡不可,且很明显,范蠡不会与旧友为敌。

不知为何,吴王夫差又蓦地想到了数年前,他记忆里的伍子胥和孙武。

若让伍子胥与孙武为敌,伍子胥恐怕宁自尽也不背叛那份情谊。

孙武……

吴王夫差摸着胡子的手一顿,沉吟片刻,心中突然有了主意。

孙武的隐居之所,就是个极好的去处啊。

「寡人允了。」

「寡人有一极佳的隐居之地,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绮丽风光自是不必多言,最重要的是谈笑有奇人,绝不会让范蠡大夫日子枯寂乏味。」

「你大可放心,寡人绝不会打扰你。」

伍子胥怔在原地,他已经猜出了吴王夫差的打算。

孙武吗?

无限的怅然,在这一刻包裹着他。

当年与孙武的约定,依旧历历在目,没有片刻忘却。

他记得,初见时,他逃出楚国,饥肠辘辘穷困潦倒,山野侥幸遇孙武。

一碗又一碗温热的粥,是他和孙武最初的记忆。

相遇在山野,相识于一碗粥,相知于意气相投。

孙武有编纂兵书流传后世的理想,而他有不得不报的灭门家仇。

后,得先王赏识,他成先王左膀右臂。

他便想方设法的向先王举荐孙武,能与挚交做同僚,是他为官最惬意的时光。

哪怕,他当时还身背大仇。

再后来,攻楚,报仇,掘墓鞭尸,万夫唾弃。

再后来,孙武便再次归隐了。

自那之后的唯一一次相见,还是吴王阖闾临终前,邀请孙武入朝辅佐夫差。

也不知,在孙武心中,他还配不配再饮一碗粥。

距初遇时的那碗热粥,已经过去很多年了。

山野间的稻子,也变了一茬又一茬。

他还有机会吗?

说起来,他自己都不确定能不能赴当年分别时的约定,有没有可能与孙武一起晨理荒秽春耕秋收,还能不能成为孙武兵书新增内容后的第一个读者。

他在朝堂,夫差才能放心留孙武于山野。

自先王病重托孤,他以性命相逼保下拒不入朝的孙武起,他也成了夫差手中牵制孙武的利器。

这也就是夫差为何放心将范蠡交于孙武的原因。

夫差知晓,孙武不会拿他的性命开玩笑。

情谊,反倒成了把柄。

多可笑。

「王上,老臣有一言。」

在范蠡还没来得及开口前,伍子胥面目冷峻,自顾自道「老臣再次劝谏王上杀越王勾践。」

「勾践不死,忧患不绝。」

「老臣愿练兵,彻底灭越国宗庙,将越国纳入我吴国版图。」

「只要王上应允,老臣愿立军令状,不灭越就自刎谢罪,亲自下去向先王请罪。」

他若有难,孙武若知,绝不会袖手旁观。

同理,文种有求,范蠡也不可能会无动于衷。

届时,吴王知晓,与范蠡日日相见的孙武,下场并不难猜。

是他将一心著兵书流传后世的孙武拉近了吴国朝堂,在助先王练兵强国,助他报灭门家仇后,孙武激流勇退。

若无他,孙武当无如今之忧。

所以,他不能让这些暗潮汹涌再次侵袭那片清净的山野小村。

他是孙武挚交,也是是先王心腹。

范蠡,也绝不是能安于平凡之人



所有的屈服,都只是暂时。

他能看清楚,也有胆子说出来。

可夫差,有夫差的考量。

「父亲。」荪歌大惊失色。

她知晓,伍子胥从未息过杀勾践的心思,也从来都没有相信过勾践是真心实意的投降屈服,也从来没有质疑过他自己灭吴者必越也的判断。

可,这些时日以来,伍子胥已经潜移默化的被她影响,鲜少在夫差面前疾言厉色了。

可父亲现在的心绪起伏如此剧烈?

难道……

吴王夫差口中的隐居之地是……

是父亲午夜梦回惊醒后都会怅然若失的地方吗?

父亲是在担忧孙武!

想清楚其中关节的荪歌叹了口气,若想压制范蠡,又何须如此。

她的父亲此举,一方面,是关心则乱想护孙武,可另一方面依旧在为吴国着想。

伍子胥这个人,太强迫自己了。

想对得起先王,想对得起旧友,想护住唯一的儿子,却总在逼自己。

吴王夫差眼神中闪过不解,伍子胥这个老头子又发什么疯,在口出什么狂言。

越国,又岂是那么容易被彻底剿灭的。

就算费时费力把越国剿灭,想越民诚心归顺也是难于上青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重生之神级学霸(志鸟村) 我家姑娘穿越过 九界散人剑道主宰笔趣阁 帝王婿 卦妃天下(神棍夫人:夫君,要听话 山农之妻 星铠武装 快穿黑化大佬饲养指南 修真狂徒 踏天神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