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番外(二十一) 动荡(3/4)

要求,大明内部斟酌了许久。

尽管波兰对大明没有造成什么利益威胁,但在大明急需产品外销的局面下,波兰的原罪就是那五百多万人口的市场。

如果蒙古国能占领波兰,那蒙古国增加的人口将会创造大明商品的市场需求。

庙堂之上针对这件事议论了许久,直到泰西省送来了瑞典的请援,才让朱由校下定了要干涉北方战争的决心。

瑞典的开口,代表了眼下瑞典面对四国围攻已经独木难支。

这种局势下,如果瑞典战败,那么沙俄便会获利,而沙俄若是获利,那必然会在大明的边疆生出事端。

不过,大明也不能让瑞典战胜,因为那样会使北欧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也不符合大明的利益。

所以,朱由校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毅然决然批准了蒙古国和瑞典联盟,以此干涉北方战争。

虽然蒙古国眼下只有不到二百万人口,但由于其主要经济是为大明放牧来贸易牲畜,所以财政收入并不算差。

其国内从天启三十五年开始,就一直保持着八万人的常备军,尽数装备大明的步铳(燧发枪)和燕山五斤炮。

眼下北方战争虽然参战的国家已经达到了五个,但实际上各国的常备军加起来也不过二十万。

这种时候,拥兵八万的蒙古国一旦加入战争,其影响不言而喻。

冬月,当皇帝朱由校的圣旨送抵蒙古国国都哈拉和林(顿涅茨克),顺宁王额哲下跪接旨,并于第二天向瑞典派出了自己的使者,同时整军备战。

腊月初五,蒙古国使者萨楚图抵达瑞典国都斯德哥尔摩。

经过五天时间的洽谈,在大明斯德哥尔摩皇店主事李计的见证下,两国签订《瑞蒙平等互助条约》。

条约内容除了部分经济上的往来,剩下的便是对于军事上如何合作,如何针对其它四国的具体条款。

其中,瑞典与蒙古针对如何瓜分波兰做出了具体的条款。

根据条款,瑞典占领广袤沿海地区,约占波兰三分之一的疆域和二分之一的人口。

蒙古则是占领瑞典具体规定地区以南的所有地区,约占波兰三分之二的疆域和三分之一的人口。

腊月初十,萨楚图返回蒙古,瑞典国王阿尔文带领三千留守军前往波兰北部的格但斯克。

这样的消息自然瞒不住四国,而四国各自的国王、议会也大概猜到了瑞典和蒙古的讨论的事情。

率先做出反应的是蒙古国北部的沙俄,阿列克谢一世命令莫斯科留守的两万射击军团前往蒙古国北部的沃罗涅什防守。

同时,波兰国王卡其米日也命令手下将领率领五千骑兵前往东部的基辅准备策应东线。

丹麦由攻转守,荷兰则是依旧在贩卖物资来赚取货币。

在诸国紧张的态势中,时间一点点过去,天启四十二年随之而来。

二月初五,顺宁王额哲率领四万蒙古铁骑越过第聂伯河,突袭扎波罗热地区,蒙古国对波兰宣战……

三月初,扎波罗热地区沦陷,额哲率军围攻基辅,同时向沙俄派出使者,表示前任顺宁王林丹汗与沙俄的和平条约依旧有效。

四月初二,皇帝朱由校着皇太孙朱和垠代天巡狩,组织船队下西洋。

初十,内阁首辅洪承畴上疏,言此次下西洋以天津为起始点和终点。

此次下西洋由十二艘吨位为三千吨的丙等巡洋舰护航,坐船为五千吨的乙等巡洋舰为主船,随行水兵六千二百人,商用轮船六十艘,民夫两万人。

途中将会访问朝鲜、苏禄、勃泥、甘孛智、暹罗等五个外藩。

以及周国、蜀国、福国、韩国、赵国、楚国、晋国、代国、秦国等二十七个藩国。

另外,小西洋、昆仑洲等地的藩王和郡王都需要前往邻近的沿海藩国国都,接受朱和垠的召见。

总之,除了朱和垠已经出巡过的齐国外,大部分藩国都需要在此次下西洋中拜见朱和垠。

尽管朱和垠是他们的子侄辈,但这就是朱由校给他的权力。

消息传开后,似乎是不想被自己看不上的朱常洛一脉用曾孙辈羞辱,一辈子不得志的福王朱常洵以七十六岁的高龄,于四月二十五日薨逝。

这条消息由小西洋监察使司送回京城,消息传入宫中时,朱由校正在研究哈剌温山的“天阁”怎么建造。

得知朱常洵去世,尽管对方曾经羞辱过自己,但朱由校还是给了朱常洵一个比较好的谥号。

五月初二,礼部派人乘火车抵达恒河城,随后换乘船只前往福王都洛邑。

经过百官提议,皇帝敲定,老福王朱常洵被追谥号为“福定王”,五十四岁的福王世子朱由菘即福王位。

六月初五,皇太孙朱和垠于天津港登船,大明天启年间第四次下西洋揭开序幕……

“呜呜——”

“走了……”

望着那驶出港口的舰队,站在码头边上的朱慈燃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飞升失败后 武神主宰 NPC现实世界成长记 太古龙帝诀 夫妻本是同林鸟 最强丹师 忠犬训练师 残袍 抗日之幸存者 大剑同人之觉醒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