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五百六十一章 嘉峪关头(4/4)

和朱慈燃当初看到了大差不多的民生环境。

他很是满意,因此没有过多停留,而是走上了嘉峪关的关城。

对于嘉峪关,朱由检比朱慈燃了解的更多。

嘉峪关关城的一边是祁连山、一边是黑山,刚好夹在在两山之间,因此它才能成为大明中后期的西北门户。

那巍峨的城楼,也不知站过多少卫国戍边的将士,它就这样矗立在这西北边陲。

朱由检慢悠悠的走上去,站在楼上向远处眺望。

这时、阳光恰巧从云层中倾泻了下来,落在连绵不绝的雪山上,闪着银光。

关城以东,生机勃勃……

关城以西,却是一片荒芜……

跟随走上来的满桂看着这一切,他不由感叹道:

“殿下,虽说末将是武将,但在收复西域这件事情上,哪怕五军都督府的人都拍桉,但京城里的文臣恐怕也会觉得劳民伤财。”

“毕竟现在的西域,已经不是曾经的丝绸之路了……”

满桂的一句话,道出了大明士大夫对待西域的态度。

他的这番话,也让朱由检心底掀起了波澜。

他看向了西方,与只看到了利益和取舍的士大夫不同。

站在这里,朱由检更多的是看到了在千百年前这关外,无数将士将领在战场的厮杀和战马的悲鸣……

他仿佛看见了多年以前大唐与大汉的急行军,看见了张骞西行的使团,也看见了解忧公主远嫁的车队。

他还看到了霍去病在此列阵,苏定方带领唐军西征,高仙芝、封常清带领唐军返回……

他更看到了打着“郭”字旗号,带着整整两万四千少年兵从这里走出,前往西域的唐军。

他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讨论着在安西驻守几年后回家相几个媳妇,但多年过去,朱由检却并未看到他们回来……

他在等待,然而等到的却是这块土地上的汉人被吐蕃人贬为奴隶,以猎杀河西汉人为乐趣。

到这里,他以为事情结束了,但很快他就看到了多年以后一支高举“张”字旌旗的兵马由西向东,自沙州高唱《秦王破阵乐》而来。

再往后……留守的汉人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了身着安西唐甲,却清一色胡人的面孔,千里佛国变成了一座座清真寺,哪怕连百姓也全部变成了胡人。

他似乎不抱期待了,就在他要离开的时候,他的耳边响起了熟悉的声音。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西北的风沙带着这熟悉的江淮官话在朱由检耳边响起,他回头看去,似乎看到了高举“大朙”旌旗,身着鸳鸯战袄的明军由东向西高唱而来。

自宋景右三年开始算起,到明洪武五年,整整三百三十六年的时间,汉人的面孔再次出现在了这里。

打着“冯”字旗号的明军越过了这里,他们向西而去,去到了瓜州,也去到了敦煌。

明明他们七战七捷,一度进入西域,然而不知道什么缘故,他们撤了回来,在这块地方筑起了关城。

至此之后,朱由检虽然还能看到明军走出这里,向西征讨,但终归只是昙花一现。

这座关城、打开,它是文明交流的甬道。关闭,它是守国之疆土的屏障。

朱由检从历史中回到了现实,双眼从模湖的历史中走出。

他看清楚了如今的嘉峪关,它虽然有着车水马龙的街头,有着喧闹的街市,也有着充满了汉文化的建筑和面孔……

但他也知道,汉人的脚步,似乎停在了他脚下的这座关城,而这个时间,已经有一百四十二年了。

嘉峪关,它静静的矗立在白雪皑皑的祁连和寸草不生的黑山之间,就像是驻守在无尽的戈壁滩中千百年的将领。

它走过了漫漫的时间长河,见证了太多历史变迁,朝代更迭。

它不像敦煌拥有那么多耀眼的文化瑰宝,但它却有自己永远的使命。

它更像是一个存在于中原和西域边界上孤守的魂灵,千年百年,一直如此。

站在这里,朱由检肩上的使命感似乎变得更为沉重了。

汉人是否要迈出这一座关城,这个抉择在他的手上。

嘉峪关到底要做一个守土的屏障,还是要成为中原和西域的甬道,这个抉择也在他手上。

有些事情,他如果不做,那后世子孙就很难做到了。

眺望西方的戈壁黄沙,怀揣沉重的心情,朱由检很清楚,不管是西域还是北庭、亦或者是更遥远的蒙池。

只有他打下来,移民实边,那才能造福子孙。

“有些仗我们不打,就得留给后代子孙去打。”

朱由检转身离去,但背影却很是高大。

他的声音响起,在满桂耳边回荡,充满了气魄。

“汉唐旧土必复,敢言息兵者,可斩!”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元灵法则 凡人修仙之路无止境 最强兵王闯三国 重生神豪奶爸 飞狐传说 诸天万界之帝国崛起 恶魔总裁的娇蛮霸妻 随身带着兽人军团 全世界只有我知道轮回剧情 重生后我爆红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