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通和宫的那个通和(1/7)
张居正写第一卷阶级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自己的政策,让政令获得大明上下的认可和执行的共识。
而第二卷他是不主张公开刊印,大量发行,传的哪里都是,第一卷对当下的大明而言,完全足够,第一卷让人们意识到阶级的存在,和它的不正义性。
张居正反对还田疏,也是基于第一卷,但写出第二卷分配之后,张居正其实也期盼着还田疏能够推行。
工兵团营制度的逐渐完善,让张居正逐渐意识到,或许还田疏真的可以推行,哪怕是能够执行部分,也算是累积了底蕴。
而负责此事的王崇古,表现出了他的迫不及待,若非皇帝、太傅拉着,王崇古现在立刻马上就要在全国推行工兵团营,来组建大明的厢军,安置流民。
“王次辅,大明还需要一些时间,而且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当下大明超过华殿的廷臣不坐,跑到塞外来吃沙子,这种行为看起来像脑子缺根弦般的愚蠢,但潘季驯的能力,即便是在大明也是数一数二的,不避风尘之苦,身体力行的察闻民情,实在是让三娘子汗颜。
“我问忠顺夫人,忠顺夫人什么都不知道,我只能亲自去看看了。”潘季驯倒是想直接安排工作,奈何三娘子一问三不知,某个部落有多少人,他们有多少牲畜,牧场在哪里,冬天又在哪里,一无所知。
三娘子略显无奈的说道:“我不知道,俺答汗也不知道啊…草原历来如此。”
草原是封建制的,和大明的郡县制完全迥异,俺答汗管理的也只是五个每年到板升议事的万户,对于万户下辖的各个部族了解还不如大明详细。
完全自然经济的稳定性,远远弱于小农经济,产出不足,整个草原的主要矛盾,还是生存。
潘季驯摘掉了口罩,面色古怪的说道:“忠顺夫人以为,如果大明没有攻伐板升,草原会变成什么样?”
三娘子迷茫的摇了摇头说道:“没想过,这顿吃了不知道下顿在哪儿,哪有功夫思考那些问题。”
未来,是一个很奢侈的词,只有大明才有资格去考虑长策,草原上主要考虑明天是否能看到太阳照常升起。
“寺庙是魔窟,至少在草原上是这样。”潘季驯颇为确信的说道:“如果大明没有王化草原的结果,就是男盗女娼,你可能不服气,但一定会这样,因为草原在过度的放牧。”
潘季驯十分详细的解释了自己的逻辑,完全的自然经济的不稳定性,导致了草原诸部会彼此攻伐争夺生存资源,而为了能够在竞争中获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合院:从开大车开始
都市古仙医叶不凡
冷王虐妃
周睿纪清芸全文免费阅读
神级农场夏若飞免费阅读
北辰破空
重生炮灰女:帝少独宠平民妻
带枪闯大唐
[总攻]军校S级雄子校长
下山后,替嫁美娇妻赖上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