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六章 赠予温柔(1/6)

公元1934年,英军侵占云南班洪和班老等佤族部落共管地区(沧源佤族自治县)的银矿。

当地班洪部落首先联合本族十余部落进行反击,十余村寨虽遭敌军炮毁,仍坚持斗争。双江、澜沧、耿马等地的汉、傣族人民组成千余人的“义勇军“,赶赴班洪地区支援。

在当地汉、傣等族人民的武装支援与全国人民的共同声援下,经过长达半年的抵抗,终于击退了英国侵略军,收复了失地。

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班洪事件。

而在班洪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佤族班洪王等十余个部落首领共同向全国发出《阿佤十七王敬告祖国同胞书》,其中提到“阿祖阿公之源源相传,守土有责,倘自我失之后世,相传之继,亦自我而不与之,上难以见冥灵之阿祖阿公,更何颜于后世耶!”

里面的阿祖阿公,便是指诸葛亮。

公元3世纪,章武四年十二月,位于西南永昌郡的永寿、哀牢、不韦等地区,生活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少数民族,汉人将他们叫做僄、越、闽、濮、鸠、僚人。

他们是后世云南彝族、白族、哈尼族、壮族、傣族、苗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等二十多个少数民族的先祖。

其中最大的部落叫做卡那曼卷族,其首领自称为葫芦王,在后世他们的民族有另外一个名字——佤族。

班洪事件的佤族首领祖先,便是卡那曼卷族。

历史上诸葛亮平定南中,与卡那曼卷族的首领葫芦王签订盟约,要求其归顺蜀汉朝廷,镇守边关,永不反叛。

并且盟约中葫芦王承认自己的领地属于季汉辖区,有人侵扰佤族部落,汉军则出兵支援。卡那曼卷族作为永昌夷族总王,统治夷族各部,王位世袭,绝不更换。

如此代代相传,即便是一千多年后,在发生班洪事件的时候,佤族首领依旧是以诸葛亮的名义,号召全国同胞奋起抗争,给予他们驰援。

此刻位于永寿境,后世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一带,卡那曼卷族的首领葫芦王朵思,正在部落中查看诸葛亮给他写的信。

云南的茶马古道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开通,当地贸易不断,据记载当时西南少数民族就已经有了身毒人的身影,可见这里的文化和消息也不算特别闭塞和落后。

事实上由于常要与汉人打交道,西南少数民族首领往往都会汉语,因此葫芦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萌妻嫁到,神秘boss请接招 爱的,就是你。 山野妖事 不科学签到:我在镇妖塔苟到无敌 通天系统 凡人磨仙传 战虞 重生合家欢 以权谋妻 天将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