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飞行实验(1/2)
一辆盾车用八十匹马来拉,这力量说起来也不小了,也体现出了工业时代相比农业时代的巨大优势。>
只是想到“断腿狂魔”剑鱼都有750马力,“空中拖拉机”运五有1000马力,“地狱猫”f6f更有2000马力。>
现代家庭都有一百多匹马力的代步小汽车,对比起来显得这时候的坦克有些寒酸而已。>
其实现在内燃机刚刚兴起,很多技术都还不成熟,功率上不去也正常。>
历史上的一战后期出现的马可1型坦克,发动机功率也只有100马力出头而已。>
美国陆军装备的第一架飞机,功率更是只有30马力。>
朱靖垣稍微考虑过之后说:>
“用来测试的飞机,无论是尺寸还是发动机,都选中间档次的吧。”>
李锐按照朱靖垣的要求,选了一架翼展长度12米,总重量420公斤,发动机功率32马力的测试机。>
安排工匠把这架飞机拉出来的时候,耿直的李锐忍不住提醒朱靖垣:>
“殿下,这架飞机的重量本来就偏高,而且咱们还要改装机翼并且安装方向舵,我建议可以更换更轻更小的发动机。”>
摊儿朱靖垣却并不在意:>
“没事,我觉得问题不大,就先用它先试试吧,实在不行咱们再换……”>
朱靖垣勉强还记得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的大致参数。>
重360公斤,发动机功率12马力,翼展也是12米出头。>
朱靖垣眼前这架测试机虽然更重,但是发动机功率翻了将近三倍,推重比至少高了两倍。>
美国陆军正式装备的第一架军用飞机也就这么水平。>
而且,莱特兄弟两个是修自行车的业余发明家,自己的帮手是世界帝国最最顶尖的设计师和工匠。>
自己还直接提供了真正成熟的翼型,升力肯定比莱特兄弟的高很多。>
所以只要不出意外,它多半是能够飞起来的。>
听着朱靖垣这么笃定,李锐只能无奈的摇头,带着工匠们开始动手改装。>
原始测试飞机的结构非常简单,改造起来也是同样的简单,试验场的材料工具也都是现成的。>
原有的机翼虽然是弧形的,但是弧形结构下方也有支撑结构的,现在糊上蒙皮就行了。>
把四根钢管纵向绑在翅膀中间框架上,使用锁扣和钢丝牵拉固定,当作是简易的飞机机身了。>
用钢管、立柱、蒙皮、弹簧,单独制作两组活动翼板,分别用作左右和上下摆动的舵面,用钢丝牵拉来控制摆动。>
把两组活动翼板舵面分别固定在钢管机身的前端和尾部。>
把钢丝牵拉到两层翅膀的中间,固定在飞行员坐的位置两侧,用杠杆、滑轮、把手、自动扣,制作两个简易舵面调节器。>
所有的改装总共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全部完成的时候时间,差不多是11时50分。>
还有十分钟下班吃饭了。>
工匠们对固定翼飞机的热情并不高,有些是本来就不认为能够飞起来,有些是经历的失败太多了,人都已经麻木了。>
现在马上到中午吃饭的时间了,工匠们都下意识的想去吃饭。>
但是现在皇子亲王在这儿看着,时间也还没有真的到下班点,只能继续耐着性子准备测试。>
大家本能的寻思,测试一次应该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平时失败都是很快的。>
反倒是如果成功了,那时间就没数了,只是应该不会那么容易成功的。>
两个工匠拖着改造好的飞机,来到测试场地中间的跑到尽头。>
负责测试飞机任务的工匠看了看天,大致估算了风向和阳光角度,然后爬到飞机翅膀中间坐下,开始检查控制设备。>
周围有几个工匠有些无聊的看着,时不时的回头看向食堂的方向。>
飞行测试员检查完成后,向负责现场指挥的李锐喊了一嗓子:>
“妥——”>
李锐听到后看向身边的朱靖垣,请示是否开始测试,朱靖垣轻轻点头,示意可以开始。>
李锐用力的深吸一口气,拿着一个薄铁皮卷的喇叭,扯着嗓子开始大声喊话:>
“所有人注意,固定翼飞行机器测试即将开始,任何人不得靠近测试跑道——”>
“辅助组,准备启动发动机!”>
李锐喊的很严肃正式,但是现场的情况其实很随便,一点严肃感都没有。>
大家都不怎么在意这次测试,朱靖垣是觉得多半能成功,其他人则是觉得多半又是瞎折腾。>
原本看食堂的两个工匠,听到李锐的喊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旷世神胥
莫倚倾国貌
治愈系横滨
彪悍人生
与你遇见有点甜
人心鬼胎
窥光
从无球开始
天下第一
天下第一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