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一十三章 对俑(1/2)

“肘子真是通透灵性啊。”王老爷子笑道:“你知道我在收藏鸟食罐儿?”

“嗯,听马爷说过,昨天正好遇到了。”

“那就谢谢你们了。”老爷子也是豁达的人,将鸟食罐放到身侧黄花梨的物吧?他发现并捐赠给蜀都大学博物馆的。”

“‘二佛三尊七宝唐卡灵物供奉宝函’?”

“‘三因佑王长寿经尸体图鉴’?!”

两个研究员都彻底傻了。

“前几天旦增打电话,说这孩子来首都了,让我照应。”老爷子笑道:“结果我还没来得及找你,你自己已经过来了。”

“所以这个圈儿还是太小。”周至感动的同时也有些哭笑不得。

大老圈子里都是大老,旦增大师找这样的人来照应自己,就没有想过自己这小身板受不受得住……

“还有新朝冲压当十,国博的那个。”老爷子继续往外丢炸弹:“那是改变我国古代机械史的实证,重要性母庸置疑的是吧?”

“那是。”陈研究员说道:“当时我跟老王还和国博那边的人交流来着,说幸好那枚当十是被懂行的发现了,才没有被埋没在一众普通钱币当中,也没被磨去冲压的痕迹。”

“说起来大家都直呼侥幸。”王研究员也心有戚戚焉。

“来介绍一下。”老爷子调皮地对着周至一摊手:“周至,新朝冲压当十钱的发现者,是他,将我国使用冲压设备的时间,提前了至少一千年。”

“另外……”没给两个研究员太多的时间,老爷子紧跟着说道:“肘子还是建元墓石的发现者,从实物上找到了证据,彻底结束了千年来关于中国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不是‘建元’的争议!”

“……”两名研究员已经被震惊得无语了。

在普通大众眼里,这几件事儿就是报纸上一个不起眼的小豆腐块,新闻当中一句话而已,起不了什么波澜。

然而在搞文史研究工作的人眼中,这是不啻于石破天惊的发现。

能够改变学界对历史的认知,解决对历史谜团的争议,这样的机会无数文史工作者兢兢业业一辈子,可能都轮不到一回。

然而两人们心自问,当这样的机会降临在自己面前的时候,自己能够把握住吗?

有多少人,哪怕是专业的文史工作者,在看到“建元四年蜀郡张造”史学界有关于中国第一个年号的争议?

有多少人,哪怕是专业的文史工作者,在看到类似啤酒瓶盖儿的王莽当十钱的时候,就能够立刻联想到这可能是用一种特殊方法制作出来的?



一次的确可以算是偶然,两次呢?三次呢?

“这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了。”陈研究员笑道:“如此说来肘子对墓葬是有研究的,看看这对儿人俑。”

“没有没有,我也就是对汉墓和宋墓相对比较熟悉一些,这对俑跟我见过的都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

“这是文官俑和武士俑吧?”

“对,肘子你给断断代。”

这对俑的确非常“漂亮”,武士俑秉承汉俑而来一贯的夸张,左手扶着竖立在身前,一头着地的盾牌,右手握拳,之前应该握着兵器,顶盔贯甲,甲是两胸带护胸镜片的“明光铠”样式,盾后露出的右腿穿的是裤子,古代应该叫做“裈”,脚下是平靴,威勐之极。

武俑的开脸南非橙值得称道,怒目圆睁凸出,虬髯翻卷,鼻子粗大,嘴唇厚重,嘴角下撇,下巴前突,整个姿态和表情是在收腹敛劲,“站军姿”等待检阅时的生动形象。

而文官俑的开脸就不一样了,比武将开脸小了三分之一,由“田字脸”变成了“目字脸”,眉毛低垂,目光下注,笔如悬胆,嘴唇厚而开口小,嘴角深陷入丰腴的面颊,营造出一种微笑的面容。

两耳上缘平眉,下缘与嘴角相齐,古代面相上讲这是一种福像,历史记录里刘备便是如此,还有好多佛像造像也是如此。

文官俑头戴皮冠,和周至常见的文官俑不同,似乎更类似在秦始皇兵马俑头上见到的“皮弁”,身上的广袖衫更是奇特,袖子的开口极大,俑举手齐胸,手藏在衣袖当中,而衣袖下摆的长度也超过了膝盖。

而上衣的样式也不同于中原地区的左紝,左肩和右肩各有一个平扣,似乎文官俑的袍子外面还穿着一件带边的锦袄,袄子的样式似乎是从骑兵的皮甲演变而来,下摆长度在膝盖以上,还不如衣袖的垂深。

衣服下摆再往下就与传统文官服饰迥异,汉人服饰,从周代开始就是上衣下裳,“裳”,是类似裙摆的一种穿着。

而这位文官,“衣”的下摆只到膝盖到大腿根的一半位置,表面穿的却是一条阔腿的“裤”!

裤的后部将文官的脚掩盖了起来,只露出翻头鞋的“云头”。

周至认真看了一下俑:“我对俑没研究啊,不过从服饰看,就不是汉族政权的文物服饰,明光铠的出现是北魏时期,这个文官的开脸和云冈石窟的立佛造像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极道鬼魔 校草是女生:恶魔少爷,太难缠 诸天穿梭之我才是反派大佬 凤落宫廷 DC暴君 妃成误扰 将军府邸后院失火,八岁嫡女忙递柴 豪门独宠之夫人要上位 躺平的我一不小心称霸海贼世界 听说男神超爱你